第100章 那些天才对手跟不按套路出牌的少年(第6/7页)
所以自信可以,但你千万不要太骄傲了!你现在只是起步比别人高了些,天赋也的确被我们看好,但如果你因为太骄傲把天赋浪费掉了,那可就……”
薛松没把话说完。
毕竟跟聪明人谈话适当留白,其实更好。
老薛这么认真了,乔喻也立刻认真起来,应道:“薛老师,其实我也不是骄傲,我只是习惯性的把目标定的高一些,这样在目标达成之前就不会懈怠了,对吧?再说我也没有小看天下英雄的意思,我只是激励自己而已!”
“行,你心里有数就好!最好今天就行动起来,对了,别忘了抽时间看看论文。”
“放心吧,薛老师。”
“好,那先走了,你晚上可以到处转转,但记得十点前一定要回来。”
“好的,薛老师。”
……
虽然表现得很谦虚,但老薛走之后,乔喻立刻在网上搜索起刚刚老薛提到的这两个人名。尤其是彼得·舒尔茨。毕竟另一个家伙是玩计算机的,跟他不算同行。
然后觉得舒尔茨这家伙是真够无聊的,竟然刷了四次IMO。
但这些其实并不让乔喻感觉特别惊艳,毕竟他已经对IMO的试题难度有了大概的判断。关键是这家伙到了波恩大学之后,三学期修完本科课程,两学期搞定硕士内容,这就的确很优秀了。
但最关键的还是这哥们竟然自己搞出了个Perfectoid Spaces,24岁就成了波恩大学最高级别的W3级教授。
MMP!这家伙是开挂了吧?
乔喻已经顾不上去朋友群里跟两位余姓朋友吹牛逼了,他甚至都没有第一时间去背那些名词,而是表情的严肃去找了些所谓Perfectoid Spaces的视频,打算了解一下到底是什么东西,让数学界那么重视。
巧了不是,这玩意还真跟他正在研究的素数息息相关。甚至让他有了脑子发痒的感觉。
Perfectoid Spaces的概念基于p-进数,乔喻对这个还是有印象的,他看了很多关于分析ζ函数的视频中,都提到过通过分析p-进ζ函数以及它们与素数的分布和L-函数的关系这方面的内容。
彼得·舒尔茨创造的Perfectoid体,是一个带有p-进拓扑的完备非阿基米德局部域,且其极大理想被素数 p所生成。
所以也能把Perfectoid体看做p-进数的一种极限形式,但其只能在某些代数操作下保持其完备性。
于是在这个perfectoid体上可能存在某种具备特殊结构的几何空间,这种特殊几何空间可以用来处理复杂的几何跟数论问题。
综上所述,Perfectoid spaces就是通过构造某种特定的完备化几何结构而得到的,它们通过无限次的p-进完备化步骤,可以有效地处理p-进数域中的复杂几何问题。
而且Perfectoid spaces具备自行定义的对称性,可以在不同扩展域之间移动几何信息,甚至在处理代数簇的同调问题时,允许对几何对象进行无限逼近……
这特么是人脑子能想出来的东西?
把一部分代数几何统一起来,去解决一些经典数论问题。
这种人竟然跑去刷了四届IMO,还只拿了一次第一?难道德国给IMO金牌的奖金多到无法拒绝么?
心里疯狂吐槽着,乔喻随手便登录了燕北大学的图书馆系统,然后尝试着搜索彼得·舒尔茨的名字,果然跳出了一堆的论文。
乔喻毫不犹豫的下载了跟Perfectoid spaces相关的五篇论文。
然后按照时间顺序先打开了第一篇。
这是彼得·舒尔茨在2011年发表的论文——《p-adic Hodge Theory for Rigid-analytic Spaces and Perfectoid Spaces》。
然后沉浸了进去,哪怕手机一直在震动,看了眼,只是朋友群某个人在表达羡慕嫉妒恨后,便直接开了免打扰丢到了一边。余伟这种弱渣已经不在他的视线范围之内了,甚至虐他都没了爽感。
而且乔喻突然就有了种紧迫感,自然没工夫跟两人废话。
对面的学霸大一军训的时候就投了顶级会议论文,他要比别人强的话,就得在大一军训之前投一篇数学顶刊论文。只剩下半年了,脑子还不累的时候哪能浪费?
休闲也得等大脑坚持不住了再说。
更别提乔喻现在非常想钻进彼得·舒尔茨脑子里,看看这家伙到底是怎么构造出这一切的。
……
乔喻的房间外,隔壁两栋的二楼办公室里,田言真刚刚回到办公室。
本打算会议结束后就回来跟乔喻一起吃顿晚饭,顺便聊上几句的,但会议后,实在无法推脱人家的盛情邀约,还是留在那边吃了顿饭。
手头上还有些跟国外合作的项目计划书要看。
秘书敲门,走进来,把需要确定的计划书打印完成,离开前笑着说了句:“刚看账号后台乔喻那小子刚刚下载了五篇彼得·舒尔茨的论文,都是关于似完备空间理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