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第2/3页)

季胥想了想,说:

“哪里是使唤,您老睡了一个下午,我在这里做羹,要说使唤,我才是被使唤的那个,要是夷姑知道你把活儿都给我做了,她酿的米酒,您可吃不着咯。”

“哼。”

王胡子到底酒瘾重,在这与世隔绝的地方,若是离了酒,只怕一天也过不下去了,过来将桶提了。

“去那里,外头得套件麻衣。”

季胥提醒道,“这也是夷姑说的。”

王胡子将衣套上,提了桶大步流星的走了。

季胥力气弱,这桶又烫,不能贴着腿来借力,只能两手悬空,提了两步,停一步,这样慢慢的,总算叫她挪到了瘟疫署,却听里头一片闹声,

“放我出去!什么官庖,成日里给我们吃的是什么猪狗不理的东西,连我满香楼的泔水也不如!”

只见闹事的竟是满香楼的胡掌柜,原是她想去关外,听说巴蜀哪里有个什么名医,要到那里去问药,治自己身上的瘟疫。

可是函谷关如今已经闭关了不说,就是前阵子查的也十分严苛,她这样身上起了疵疹,破溃的,一点也瞒不过,不可能放出关去,各处传染瘟疫的,立时被羽林郎扣下了,送到这收容所来,现已有五六天了。

这里的药方子吃了不见效,一日三餐吃的差,她可不闹事不依了,蓬头垢面的,在那里和王胡子对骂。

草棚里的百姓嘀嘀咕咕的,

“那是谁呀?”

“天下第一楼的胡掌柜,也因瘟疫到这里来了?”

“越是她那样开门做生意的,越是容易被染上,那死了的杨六,就时常到满香楼吃酒呢。”

“要我说闹的好,我们在这里的确吃的不像样,就王胡子,还官庖呢,将我们当猪喂了。”

只见她从火堆那里抽了根烧着的火棍出来,一会要烧那些拦她的人。一会要烧了这里的草棚子,发现他们更怕什么,便道:

“别过来!再过来我一把火点了这里,备了马车,送我回满香楼去!”

一见火,大家都怕了,百姓们都求她别烧,这里可都是草搭的棚,烧起来就是一大片。

羽林郎并黎家府兵想拿住她的,也都不敢靠近了,陈卷听闻赶来道:

“我们收容所请的是一金女娘来庖厨,乃是高市以卤和炒出名的市厨,今日的羹,和往日不一样,你们倒尝尝再说话。”

胡掌柜一听是她,不免出神,被羽林郎夺走了火把,押回草棚里去了,为防她生事,还给她那间上了锁。

后来散了这里的人,季胥和王胡子便开始分羹了。

分到那里胡掌柜那里,隔着木栅门,能看到她那里头的境况,一张草席,一个陶盆,一副碗筷。

墙上挂的那个应该是她的包袱,她就坐在包袱下面,看到季胥来了,并不言语,也不将碗拿来。

季胥叫她两声,也不理会,

“你若不吃,我就到别处分去了。”

外头的人正在说:

“真是一金女娘?”

“这羹吃着真好,软糯清香,是我到这里吃的最好的一次。”

“在外头去不起高市,不想到了这里,竟然能尝到一金女娘的手艺。”

“一金女娘,日后我们可都能吃上你做的饭食了?”

他们也都知道规矩,分羹的时候提前将碗拿出来,减少接触那些没得瘟疫的人。

这里的人到底久病成医,见到季胥蒙的巾子,不像外头似的稀奇,知道是防口鼻之气用的,一心只顾说一金女娘,说今日的羹。

“她若不吃,将她那份也分给我罢?”

他们七嘴八舌的,有的吃了不足兴,已经惦记胡掌柜那碗羹了。

季胥正要走,却见胡掌柜把碗推出来了,得了那碗羹,吃了个干净

,嘴一抹说:

“你等着染上这里的瘟病罢!”

越往里,那里住的百姓也病的越重,多是些老弱妇孺,他们不像外头的,还有精力嚼舌,多是闭目不语,或是躺着呻.吟。

旺儿犯了拘挛,被秋姑抱在怀里,坏疽的脸上、脖子,不知敷的什么草药,全都到了秋姑身上。

他哇的一身吐了出来,那是中午吃的药和两口羹,好在那阵拘挛止住了。

秋姑放他在席子上睡,忙着要了草木灰、扫帚,收拾这里。

见到季胥,两人说了话,她本没有染上,是自己到这里来,照顾旺儿的。

杨六死了她不可惜,只怕旺儿熬不过去,也和他阿翁一样丢了命,如今旺儿形势不好,她眼圈都哭肿了,捧着羮喂给旺儿吃,说:

“旺儿,看,这是胥娘做的羹,你不是总说她家的饭菜很香,再吃一口。”

旺儿当真吃了小半碗,没有说吃了又吐出来,秋姑开心不已,

“能吃东西就好,吃的饱,睡的好,病就不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