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第2/2页)
若是加上年前卖羊毛,存在无盐氏那里按月还贷的,则有更多。
不过除非性命攸关的急用,其余的她不打算动那处的钱,那些钱正好能覆盖从前买房借贷的钱,动了万一补不上,就是个亏空,晚了一日没还钱,无盐氏家畜养的打手也不是吃素的,招来家里反而难摆平。
是以能动用的现钱有五百两左右。
因道:“只是我的银钱恐怕不凑手,不足的,想着先给您打个欠条,就像无盐氏家一样的借贷利息,每个月还一些,不知夫人愿不愿信我。”
庾氏听了一时还不知是哪处,是丫头说给她听了:
“是有这么个地方,在高市,地段不好,咱们家一直当仓库使的,兴许是正月里附近的孩子烧竹玩,招了火星子在边上,天干物燥的就失火了,等下人们救下来,就剩个空壳子了,好在是没有伤及性命,管事的来回话,您打发他卖了了事。”
庾氏也说:
“有这回事,我想起来了,你既看得上那块地方,我送给你如何?”
季胥心里吃惊,高市的店肆,地段不好的起码也值得二千两,就是烧毁了,折个五百,也还值得一千五。
她就是银钱不足,想着买那烧毁的,能便宜些。
因着是开食肆,就是买那种齐全的,也得自己推翻装点,所以烧毁的反而省钱。
当然,先前也有过租赁的想法,一是不好找门路,二是开店肆不比小摊,成本更高,若是投进去做的好了,人家却又不给租了,那些店肆背后又都是在这里扎根的家族,只怕她强不过,终是自己的店更能安心。
钱不够慢慢挣,先从买店肆,再到建造、装扮,一点点开起来就是了,她也不图一时之快。
想着将黎权业的隐症调理好了,能在庾氏这里得个好,不足数的先欠着,也好过这店肆卖给了旁人,或是自己没有门路,最后让官府收购了。
没承想庾氏直接说送,还不是口头客气,已经使唤人去找地契了。
“这太贵重了,怎么敢当。”
这简直是一个巨大的馅饼,砸的她都有些昏头,抱都抱不住了,再要有推辞的话,庾氏却将她牵住,悄悄说:
“这是我家大男一辈子的事,你调理好了,我本该备礼送到你家的,那间店肆索性也是要卖的,给了你也不妨事,多好的孩子呀。”
上下将季胥满意的打量了,还亲昵的替她理了理发髻。
“不过,权业的性子你也知道,依旧不能说破了,对外就说,是膳食伺候的好,我们家赏赐你的礼。”
说话的工夫,丫头已将地契取来了,庾氏拍到了季胥的手上,说:
“好孩子,这是你的了。”
又命府上一个典计陪她去官府登记了,正式给了她。
季胥还有些不真的感觉,拿着这张地契,去了高市那里一趟,这里车水马龙的。
冷清处,是乌漆漆不成样子的建筑,她用脚走着量了,和地契上写的一样,是十五步,六尺一步,整区算下来,比家里住的院子还大点。
这就是她的了?
虽说还是一堆烧毁的房梁门窗,但她站了会儿,不禁想了以后这里开成食肆的样子了。
回过神来,迫不及待打马回家,要和母亲妹妹们说这事。
家里,
春祭回来之后,时辰还早,巷子里的姑子们聚在这里编蓑衣,拉拉家常,嚼嚼舌头,先是把季珠夸的红了脸,又问了季胥的去处。
听田氏说去黎家了,有的说:
“你家也太会挣钱了,两处的摊子还不够,这里又编蓑衣,那里还做着黎家的活儿,全天下的钱都往你家跑了。”
她们有的家里做倡优,有的是贩夫,有的是僦人,有的替人家梳头,有的也做点小买卖,挣的都不如田家母女多,都说田氏好命,有那样一个生财的女儿。
“亏得田嫂子这蓑衣卖的好,咱们全巷子的姑子们闲着没事也能挣两个钱,春祭各家都不忙,我看今日好像是最齐全的一次了。”
刘老姑的女儿刘春娘今日得空回来了,也在这里帮她老母一块编蓑衣。
“阿母说的不对,没有齐全,金伯母不在呀。”
小花看了看这里的人,吃饭先敬土地公公的小不点,倒知道少了谁。
说了抱着她兄长不要的烂鞠,在地下玩的有趣。
“她们妯娌斗了半辈子,还能来这里?”
金氏、田氏不和,早就传遍了,田氏也不去辩。
只见小花想了想,又说:
“还有申伯母呀,也没来。”
一时竟没想起这人,可一提起,总也忘不了,甚至还有许多可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