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说着拉了季胥,到无人的角落,左右看了看,从怀里掏出个大金簪子给她,

“好东西,好看,值钱的。”

季胥吃了一惊,问她哪里得的,就是言家,这么个镶宝珠的金簪子,恐怕不是小孩能随意相赠的,小幺比划道:

“别人家给的,我不给她们,只留着给阿姊。”

强要给她,好像这是她猎来的好东西,必得塞给你。

季胥暂得了,背着她还给了乳母丰姑,

“这东西太贵重了,我不能要,丰姑还是替她收着吧。”

说起这事,丰姑哭笑不得,

“小姐得了这簪子,谁也不肯给,我们哄了她几次也不成,别的倒也罢了,这是一个亲戚长辈给的见面礼,若舍了,一次也不戴,恐怕人家说嘴,我只悄悄收好了,不告诉她。”

季胥并田氏两个便回去了,路上经过黎家,这家果真如黎富业所说,家中皮革羊毛堆积如山,一车车的从角门后头运出来。

季胥多看了两眼,回去向张二打听了羊毛市价,张二悄悄道:

“如今的羊毛,一石已经涨到四两银子了,旃席更是名贵,边市一关,关中的货就那么点,八两才能买着一具了!女娘真是囤着了,再放放,只怕能赚更多。”

不料季胥却说要卖了,都卖了,托张二找买家。

张二不解,但也照做了,如今的羊毛和旃席是紧俏货,他次日就促成了这桩买卖。

来了十辆牛车,将季胥家里头的囤货拉走了,邻里们看呆了眼。

渭桥东头,

羊毛贩子一大早拉了一车来卖,河水结了三尺厚的冰,岸畔照样等了不少来买羊毛的人。

他们都是知道了汉军要和匈奴打仗,边市关闭的消息,特来囤了羊毛,等着涨价再卖钱的,金氏也挤在其中,哄抢着上去道:

“我全要了!都给我,我全要了!”

如今各处都买不着,也就这小贩这处还有,金氏原先犹豫的心,如今彻底急了,再不买就没有了,因此连来抢了两日了,眼都抢红了,搡了别人道:

“别挤,老东西!挤着我了。”

“你买这样多,旁人还买什么。”

小贩还不肯多卖给她,金氏费了些口舌,最后左右一大袋的羊毛,抱着回家了。

只见她那大女儿找来了,在巷口焦急的望向来路。

“阿母不好了!不好了,隔壁招来了十来辆的牛车,将她家的羊毛都卖了,还有旃席,我们在边上看了,那些东西,少说值得七八百两,这一日竟都卖了。”

“卖了?如今正是各处难求的时候,她们竟卖了?”

金氏心里惊一阵,得意一阵。

惊的是隔壁竟悄悄的囤了这么多,卖了这样多的钱,得意的是隔壁卖早了,这会儿正是价钱飞涨之时,却坐不住卖了,因笑道:

“卖早了,由得她们悔去罢!你阿母我今日又抢了两袋子,这羊毛各处都没有货,还有的涨呢。”

季元心里多少有些不安,金氏自有她的道理,这会儿已经在想,日后等自家再卖时,那会的价钱该有多高,隔壁一家的肠子恐怕都悔青了。

田氏虽说也想多留一阵子,现在整个长安城,但凡手里有闲钱的,没有不囤羊毛的,就是七岁小儿,也知道说羊毛值钱的话,更别说牛毛、羊毛制成的旃席了。

但女儿坚持要出手,她终究是听任了,那些羊毛搬上车,渐渐拉走了,西屋恢复成空旷的模样,院外不乏看热闹的邻居,吃惊不已,说:

“田姑,啥时候囤了这么多货,也不告诉我们。”

“赚钱的事谁还满天下嚷嚷了,告诉你们只怕亏了,要堵着朝我家要钱了。

田氏道,他们都说哪会,又道:

“卖早了呀!”

其实季胥决定出手,一则看见黎家这样的囤积大贾抛售,二则边市关闭的消息传到各处,全城都看好羊毛的涨势,哄抢着要,她反倒觉着没有多少势头可涨了,毕竟消息才是最值钱的,因此舍得卖了。

除了自家用掉的一些羊毛,这批货一共卖了八百两,其中羊毛和旃席各四百两。

她额外给了张二做为中间人的沽酒钱,得了属于自家的八百两,在竹榻上盘点了。

将这钱,按照如今四两银等于一两金的价钱,全都换成了金饼,这样能少占地方,二百两的金饼,相当于这时候的十二斤半,金灿灿的,足够沉,收进“家用”的钱匣子里。

这可就意味着,家里能喘口气了,不用为了每月要还的借贷钱,一刻也不敢停的卖吃食了,她对田氏说:

“有了这匣子的金饼,槐市那处,阿母大可不必去了,留在家里享福罢。”

田氏笑得嘴角打出牙花子,哪里见过这样多的现钱,稀罕得个个拿起来,恨不得咬上一口,看看真不真,听了这话,心里别提多高兴了,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