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第2/2页)

季胥拿着剪子划拉道:

“不是咱们这处,是这整区宅院,阿母觉着如何?”

“那自然是极好的,一堂三室,有个东厨,前院还有口水井呢,院子少说有十三步,对面大街就是闹市,这大院子多好,比金大妇住的还气派的多呢!也不知这东家是做啥生意的,买得起这样的院子。”

如今六尺为一步,这院子格局方正,换算成后世的面积,整区得有三百平左右。

虽说比不上城内那些高门望族的大第,但在普通百姓里,尤其闹市附近寸土寸金的地方,已是上乘住所了,不然这里也住不下三家人。

“咱们将这区院子买下来,阿母觉着可好?”

“这是糊涂了,咱家哪来的一千五百两,连个零头也还不够。”

田氏心里有笔账,她们到这安陵邑两个月,槐市卖了一个半月,交门市卖了一个月,她先时在码头那挣了些,加上原有的银饼盘缠,满打满算不超过一百六十两。

“女儿想着,可找子钱家借贷,就在我时常换钱的那家,利钱也在附近打听了,给的是最低的,借贷千两以上,是十三分之一的利息。”

这利息放在后世肯定是偏高的,但这时候也没有央行基准利率,子钱家做的就是借贷赚钱的生意,吃的利息也高。

季胥算过了,贷一年,利息在百两左右,她们如今月挣七八十两,最多贷两年,就能还清本息了,这些利息,就当为了住好点的房子,出的房租了,早买也早享受。

田氏吃惊道:“不成不成,借一千多两的债,忒吓人了,万一这买卖不好做了,还不上了,那些子钱家雇了打手上门逼债,可不是闹着玩的。”

“不到这步,女儿还想将卤食做到各处,将来开家大食肆呢,日后五陵人口只会越来越多,甚至会修更多的陵邑,闹市附近的宅院地段好,必定是看涨的,晚买价钱也更高;

再个,如今住的是仓库改的屋子,院子也狭小,咱们在这洗刷,摆几个盆就挤住了,牛厩离的也近,多少不卫生,有了带水井的大院子,做事也能摆开了来做,咱家的黄牛,也能拴到后头专门的牛马厩里去,离厨房远,做出来的东西也干净卫生,买卖自是节节高升;

再有一则,买了房子,咱家才能迁户在这处,妹妹们读书的事也就能落定了,若是真等攒个一两年的钱再买,白白蹉跎了她们的辰光。”

“最最要紧的是,”

季胥凑过去笑眯眯道,

“女儿想让阿母住大房子,在伯母面前扬眉吐气。”

“你这一则二则三则的,”

田氏故意板了脸,湿手隔空戳了她一下子,

“阿母笨嘴拙舌的,说不过你,日后还不上钱了,可别拦我去码头做活。”

“阿母这是应了?”

季胥只当没听见后头那话,喜的将她抱住,对妹妹们道,

“咱家要住大房子咯,我这就去找张二,你们在家听信罢。”

赶忙的拭手,去张二家里了。

“你要买?当真?”

张二家里兄弟姊妹多,旧炕上爬来爬去的光屁股小孩,还有一个骑在张二头上,也不影响他扒饭。

他家阿母洗了个甜瓜给季胥吃。

“吃,他乡下大父种的,甜着咧。”

把这些捣蛋的孩子抱去外头玩了。

季胥谢过,吃着甜瓜,实话道:

“当真,只是我手中钱不够,得找子钱家贷些钱,可能要个三五日工夫,你也别带人来相看了,将这房子替我留住。”

先前才落脚在桑树巷时,她想着日后做买卖或者买房子多有要使钱的地方,便去信,让老家照看豆腐肆的陈家,将这一年来的收成,托了可靠的同乡人送来长安。

包括家中西屋地底下埋的二十五两银饼,也在信中说了,托陈家挖出来,一并送来这处。

去信是两月前的事了,这时节乡里会有进京服役的汉子,想必是托某个可靠的顺路捎来,算日子这两日应该能到了。

等得了这些钱,多少能少贷些要出利息的钱。

张二知道她的卤食生意正当好,就是贷钱,也是有这能耐来还的,不像近来陪的那些兜里没钱只说大话的相房客,因此信她的话,说:

“你要我肯定给你留的,且我与你交个底,这房子,东家给的底价是一千四百八十两,能少个二十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