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章 劝慰(第2/3页)

张大嘴还说呢,等京城周边折腾差不多了,就去豫省收。

豫省可是个好地方,多少朝的古都呢,老百姓手里也应该会有些留下来的物件儿。

之前齐老爷子给的那些东西,好的张大嘴都做主留下来了,然后拿了不少杂项补全了差价,在京城踅摸了几套能开门脸的院子。

说以后齐家人来了,想住就住,不想住就租出去,带个门脸,租金还能高一些。

不得不说,张大嘴确实挺厉害的。

当初从齐家回来,席文明还跟席于飞说了不少。齐家别看现在瞅着挺好,但齐老三那个大儿子不太像样子。

也不知道是家里惯得还是怎么的,没眼力价不说,还有点儿踩低捧高,而且性子很独。

那孩子已经十五六岁了,估计性子很难改过来,他也不太好跟齐老三这个认的新侄子说太多,只能走一步看一步。

估计是齐老爷子发现这个孙子性格不太好了,所以把东西都给了席于飞,让他做主帮忙,还写了封信留下来,以后谁要炸刺儿,就把这封信给那人看。

席于飞也能明白,毕竟那是大孙子,如今只有齐老三活着,那就能算得上长子长孙了。他一走,家里那些好东西都得落大孙子手里,但那孩子性子又是这样,怕别的孩子跟着受罪,干脆统一安排。

那房子孙子孙女都有,还多出一处来,万一他儿媳妇又怀孕了呢?

不过现在计划生育,儿媳妇不会怀孕了,多出来的房子能给齐老三养老用。

齐家还是在西北呢,挨着西北的豫省,好东西就更多了。

这种时候,就是谁先出手谁能吃饱吃撑,后面的只能跟着吃点儿剩饭。

虽然现在出门都得需要介绍信,但席于飞他们从不发愁介绍信。张大嘴出门收这些老东西,都是老窦那边帮忙开的介绍信。

老窦那边的信托商店如果有老外想要找点儿东西他们没有,就会来张大嘴这边兑换,毕竟外汇比较重要。

而且俩人都是搞文物的,什么东西好什么东西不好也能分得清。用便宜玩意儿从老外手里多多的换外汇才是正经。

张大嘴还说,老窦的师傅也是个牛人,特别会造假。尤其是瓷器上面,做出来的假怎么都看不出来。也就是一门的师徒,能在赝品中看到师傅留下来的记号。

只可惜老窦学的不是这种,他只会修补那些字画,瓷器这方面,还得是他大师兄。

可是他大师兄被下放了,到现在都没能平反,因为涉嫌走私古董。

这个事儿席于飞还去找过孙处长,说毕竟是个人才,弄回来修复瓷器都可以。孙处长表示会帮忙运作,但这种事不太好折腾,得耐着性子慢慢来。

从铺子出来回家,家里正在架电线杆子。

田新他们弄了好几台彩色电视机,直接给席家这边送来了三台,据说都是从港城那边弄来的,30英寸的大彩电!

国内现在彩电才刚刚起步,而且都是小寸的,普通黑白电视机也就14寸,就算这样也不是所有老百姓都买得起的。

大彩电只有港城那边有,宁新跟港城也有业务,特地花钱买的。

几根三米长的木头杆子高高竖起,上面架着圆形的天线。

云穆清站在房顶摆弄天线,周围一群邻居抬着脑袋瞅。

“有信号了吗??”云穆清大声问。

“有了有了!!”屋子里传来小孩子们欢呼的声音。

三台彩电,正院一台,二进一台,一进一台。

彩电可是新鲜东西,谁家有电视,邻居们都张罗着去看,真真一点儿边界感都没有。

但也热闹,有人家懂事儿,会带点儿瓜子花生什么的过去,也不算白看了电视。

放在一进院的彩电,就是方便邻居们过去看的。总不能让邻居跑去里面打扰家里长辈。

彩电就放在一进院正屋门口左侧的小桌子上,打开后一片雪花,慢慢调台,能看到中央电视台和京城本地台。

中央台就播新闻,一些电视台自己的节目。本地台放各种电影动画片之类。

这时候只能收到两个台,院子里还冷,但阻挡不住邻居们好奇的心。

曾柳华喜欢热闹,特地准备了几个火盆儿,谁来看电视就拿块木头煤炭,火盆烧着,也暖和。

至于进屋看,是别想了。呼啦啦进去这么多人,少了东西也是个麻烦事儿,干脆就不让进屋。火盆上还做着水壶,谁渴了就自己倒热水喝。

这架势,整的跟放露天电影似的,门口都站了一群人每天跟着蹭个动静,席于飞还让老家的兄弟从席家门口摆了个摊位,专门卖花生瓜子,别说,真有人买!

一天下来也不少赚呢。

眼瞅着,就来到了八三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