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特别的新年。

朱莉提前做了攻略, 西西里岛和那不勒斯不仅风景优美,气候也很宜人,在罗马购物打卡、休整了两天, 再转车去拥抱阳光和大海,是个很正确的安排。

也是因为她充分的准备, 柳素琴一家的首次出国旅行十分愉快。

不过长达十几个小时的航班还是很辛苦的, 挤在并不宽裕的座椅里, 飞机落地时大人小孩都累得腰酸背疼。

更加雪上加霜的是走出机场时,天空还飘着细雨, 对于带着行李和孩子的游客来说,这场雨称不上浪漫,反而让他们兵荒马乱。

当天晚上还是大年夜,所以他们找了家酒店安顿下来,抓紧小憩了两个小时, 就出门觅食去了。

餐厅是酒店经理推荐的,据说是本地人最喜爱的餐厅之一,正宗的罗马菜, 位置也不远, 跟他们只隔了一条街。

刚好外面雨已经停了, 不需要打车,几人裹紧身上的大衣, 推门步入寒风中。

这里的市中心,和他们对国外的印象都不一样, 没有车水马龙的和高楼大厦, 街道两旁的建筑充满风情中透着厚重的历史气息,就连地面上铺着的石砖都一眼能看出岁月的痕迹。

雨天路滑,一出门, 林南江就抄起闺女把她扛在了肩头,和媳妇好友闲庭信步般漫步在充满异国风情的街头,一路上走走停停、说说笑笑,一点也没有初到异国他乡的紧张和忐忑。

受大人的情绪感染,小芳芳也越来越松弛,坐在爸爸宽厚有力的肩膀上,兴致勃勃看着街道两边的建筑,遇到感兴趣的商店,还要拉着朱莉姨姨和阿峰叔叔问里面卖什么的,用英语怎么说。

飞行途中略显无聊,他们突发奇想拉着小家伙教常用英语,没想到她学得很快,记得也牢,刚刚在酒店就用上了“你好”和“谢谢”。

学生这么给力,朱莉和阿峰很有成就感,也不嫌弃她一个学龄前儿童说话幼稚,有问必答,又教了好多常见单词。

林南江就看着闺女坐在他肩上,用奶声奶气的声音,一字一句重复着他听不懂的单词,只觉得与有荣焉,扭头美滋滋和他一样插不进话的媳妇感叹,“咱闺女真厉害,小小年纪就这么聪明好学,等正式入学,肯定能考全班第一,哦不,全校第一也不在话下!”

柳素琴配合点头,“嗯嗯,你说得对。”

她倒是觉得,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话非常有道理。

作为家族中的第一个本科生,他们闺女当然是学霸了,但柳素琴却还记得,上辈子的她对英语算不上多擅长,他们学校直到初中才开始接触英语,闺女对这门课也没太大兴趣,只是发扬好学生的作风,认真听课、死记硬背罢了,成绩倒也够用,柳素琴跟风给买的随身听,也没见她听几次英语磁带,反而喜欢带着耳机边听歌边刷题。

柳素琴立刻就发现闺女对英语没多大兴趣,但也没放在心上,毕竟孩子上晚自习回家后,还会自觉地写数学作业到晚上九点十点,当时老师和家长的观念是“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所以她对此也是乐见其成,孩子听歌能多写几道题,那这玩意儿就没白买。

后来闺女去了县一中,柳素琴肚子里那点墨水,连他们高中的课本都看不明白,也不再对她的学习安排指手画脚,但她每个学期都去开家长会,能看到全班的成绩表,一科科对比过去,就能发现自家闺女的英语成绩,相比其他科目是稍稍拖后腿的。

这也是柳素琴准备在闺女入学前送她去学画画外加一门英语的原因,既然这是孩子的薄弱科目,那就笨鸟先飞吧。

可现在看着闺女又快又好的背着单词,越学越快乐,柳素琴才发现她可能误会了,闺女并非不擅长外语,也不是没兴趣,只是上辈子一开始并没有很好的学习环境,后面真正重视起这个科目已经晚了,落后周围人太多,想要奋起直追已经用尽力气,又怎么还能爱得起来?

当然意识到这点后,柳素琴也没有取消年后送小芳芳去学英语的打算,反而更要趁热打铁,趁着感兴趣多学点,柳素琴还想用带她出国玩的这根胡萝卜吊着小朋友,让她发挥主观能动性,学习起来应该能事半功倍。

说实话,连她现在都蠢蠢欲动想跟闺女一起学英语了,试想一下,他们以后再出国玩,她像朱莉一样熟稔又自信的跟外国人交流,甚至可以靠着它去往世界各地、天涯海角,这是多酷的一件事!

当然这个想法可以先放放,当务之急还是搞钱,世界那么大,不多赚点钱可不够他们浪的。

几人在路上各说各的,不过进入餐厅入座后,视线便都放在了摊开的菜单上。

可惜看不懂一点。

朱莉一边连比带划的跟服务员交流,一边用普通话询问大家的意见,“他们招牌是披萨和培根蛋面,其实就是意面,这个蛋应该是指蛋黄酱,要试试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