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不为所动的柳平。……

第一百二十一章

柳素琴和柳香香都看好的小伙子叫陈家新, 他的爷爷跟陈大爷父亲堂兄弟,四舍五入一下,小伙子跟陈家明也是堂兄弟。

跟陈大爷一样, 陈家新家里同样也是村里少有人口简单的人家,上面一个哥哥一个姐姐俱已成家, 他是小儿子, 因为还没结婚, 家里目前没有分家的打算,但他父母已经放话, 等他们老了,家里的两栋楼是要给兄弟俩平分的。

当然这样的条件,在陈大爷他们村属于是一抓一大把,但柳素琴他们在村里住过小两年,跟陈家新父母接触不多, 也知道这家风评还可以,发家致富后踏踏实实收租过日子,不搞那些乱七八糟的事情。

而且她对小伙子还有点印象, 是个戴眼镜, 看着斯斯文文的青年, 跟大多数流里流气、吊儿郎当的小年轻比起来,简直是村里一股清流。

所以听到这个名字, 柳素琴真的挺受宠若惊,陈家新不仅长得斯斯文文, 还是正儿八经的中专生, 是他们村里为数不多的“高材生”了,后来家里托关系送他去镇政/府坐办公室,听说是什么宣传部的小干事, 论工作学历,人家也是十里八村都看好的青年才俊,这么好的小伙子不留着内部消化,居然还能往外介绍?

柳素琴后来从堂妹那里得知,陈大爷给他俩撮合也是有原因的,陈家新这个许多丈母娘眼中的金龟婿,他难搞啊,在本地女生平均身高不超过一米六的情况下,他居然要找一米六五的对象。

而且身高只是硬性条件而不是唯一条件,他还希望姑娘长得好看,又想对方贤惠顾家,最好是跟他一样都坐办公室。

俗称既要又要还要。

毕竟有这些优点又能跟他门当户对的姑娘,人家也有比他更好的选项。

陈家新就这样从一开始的香饽饽,渐渐变成了媒人名单中的困难户。

好在他父母是真宠小儿子,眼看着行情逐渐下降,这小子又死犟着不肯低头,他们只好先退一步,不再要求是本地户口,只要女孩子人品好,工作体面,他们家也能考虑考虑。

说实话,本地重男轻女风气严重,村里很多拆迁户嫁女儿,也不会陪嫁房产,最多给点黄金和现金就打发了,可陈家新父母也不缺这万把块的,所以他们愿意退一步。

当然前提是姑娘本身足够优秀。

要是千挑万选最后娶个普普通通的外地媳妇,可就要沦为大家茶余饭后的笑柄了。

柳素琴不知道堂妹能不能满足未来公婆的期许,但她至少是完美满足了小伙子本人的择偶标准,不知道的还以为陈家新就是以她为标准提出的条件呢。

当然这是不可能的,他们从前又没见过,只能归结于千里姻缘一线牵了。

俩小年轻正式碰面之前,紧张忐忑的柳香香来找她取经,柳素琴当初没让李红采纳的初恋小白裙终于派上用场了,又亲自动手给堂妹画了个心机裸妆,效果惊人,第一次见面就把小伙子迷得不要不要的。

柳香香同样很满意,她是有点恋爱脑在身上的,比起外在的物质条件,她明显更在意彼此是否来电,而她当初差点在一起的初恋就是个大学生,可见她的审美就是这种斯文学霸型。

一对互为理想型的俩小年轻从第一次见面就打得火热。

深市这边的公司和单位基本都是周日休假,陈家新在乡镇办公室也清闲,几乎每周都会来城里看柳香香,一起吃吃饭逛逛街,关系堪称一日千里。

恋爱脑的一大特点就是喜欢跟人分享甜蜜,柳香香谨记堂姐最初的叮嘱,在公司里少说是非多做事,所以上班只能憋着,偶尔逮着柳素琴或者柳平大说特说。

钱菊香也旁敲侧击打听过,但柳香香还在暧昧期,再怎样也不会跟长辈聊这些,每次问起来就红着脸装害羞。

但她不说,钱菊香也猜得到。

毕竟柳香香工作稳定后,放假只要没约同事朋友逛街,那都会拎着水果来他们这,帮着做做家务,或者带小芳芳出去玩,再看会儿电视,每次都要天黑了才舍得回去。

而从见过陈大爷介绍的对象后,柳香香只上门过一次,还是为了送公司的端午福利,她住在公司给租的员工宿舍,不方便开火,就把过节福利中的米面粮油都送给堂姐一家了。

她那次专程上门送东西,小坐片刻就走了,还提前打了招呼端午节可能有事不过来,钱菊香又问了跟柳香香玩得很好的李小青,对方也说两人好久没一起逛街了,这下她用脚指头也能猜到柳香香什么情况。

肯定是忙着谈恋爱呗。

要是不出意外,她下半辈子彻底稳了。

在他们老家有句话,女孩子学得好、干得好,都不如嫁得好,在来深市之前,钱菊香也很信奉这句话,当然现在她觉得闺女这样自己当老板最好,别人有都不如自己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