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大新闻。
对此一无所知的小芳芳, 还在尽情享受无忧无虑的童年,被告知假期结束他们准备回家时,小朋友脸上满是震惊和不舍, 但还是乖乖跟着爸爸妈妈坐上回家的车子。
回家过了个热闹又充实的元宵,小朋友就把自己哄好了, 高高兴兴背着小书包去幼儿园, 她攒了一肚子趣事要跟好朋友们分享呢。
而且, 他们今年都是升中班的大孩子啦,大家很早以前就约定好, 开学要去小班教室看热闹,狠狠嘲笑那些第一天入学还没断奶的小鬼头的。
小朋友忙着开学报道,大人自然是忙着工作。
其他人还可以安心过元宵节,过渡一下,柳素琴却是一刻不停, 回深市的第二天就投入到繁忙的工作中,以至于元宵节的操办,和闺女开学报名的安排, 都是孩子爸爸在一手操办。
林南江搞定后勤, 也马不停蹄开门营业去了。
柳素琴这一忙又是好几个月。
年后本来也就元宵节算小旺季, 三月一整个月都属于淡季,按理说柳素琴是不该这么繁忙的, 但可能是平时把李红和张明亮这两位得力干将压榨得太过分,导致他俩不约而同在淡季找她请假。
理由也一样, 都准备陪对象回去见家长。
其实李红准备见家长这事, 早在过年打电话时就简单通过气了。
她今年又是一个人回家过年,被父母联合三姑六婆催婚催得头皮发麻,就半真半假的告诉家里, 她其实在外面找了个对象,只是男方没车没房没学历,还是外省人,怕他们不答应,这才没带回家里。
没想到她都这么说了,一向势利眼的父母居然丝毫不在意,告诉她只管把领带回家,小伙子家里穷没关系,只要手脚齐全、勤劳踏实,他们就不会挑三拣四。
李红当然不相信这对夫妻突然变得如此善解人意,一番试探,她才知道,原来是因为她成了附近十里八村都有名的“老姑娘”,连带着她父母在村子里也抬不起头,现在只要有人肯接手她这个烫手山芋,不影响底下弟弟们娶媳妇,家里就谢天谢地了,父母压根没心思挑剔男方的条件。
自己这么个要房有房、要事业有事业的大好青年,在老家居然成了嫁不出去的老姑娘,李红刚知道这事时有种天塌了的感觉,整个人都不好了,但视线一转,看到被她这个老姑娘弄得焦头烂额的父母,又突然觉得心态平衡了。
父母越是在意这事,甚至为此着急上火,那局面就对她越有利。
想通了这点后,李红开始拿捏家里人,他们越是催她赶紧带对象回家认人,好把婚事定下来,李红就越是磨磨唧唧不肯松口,并反手就是一个大诉苦,说她对象家里穷,一点帮不上忙就罢了,还要靠他在外面打工赚钱给他们盖房子,可他自己没学历没背景 ,工资一般般,大城市花销还那么大,手头落不下几个钱,要是跟他结婚,怕是勒紧裤腰带也甭想在深市买房,以后养孩子更是艰难云云。
半真半假的诉苦,把父母兄弟说得一愣一愣的。
说到最后,李红穷图匕见,她带现在的对象回家,那就不能收彩礼,家里也不用给她准备嫁妆,他们就简简单单领个证,往后好好攒钱养孩子。
李家父母太怕这个不争气的闺女砸他们手里了,她自己嫁不出去事小,连累宝贝儿子说不上好姑娘就是大事了,只得咬牙接受这个条件。
但他们也提出了要求,李红年底必须把人带回来,让村里都知道她嫁出去了。
为了防止她出尔反尔,李家父母当场拉着她去村口小卖部打电话,亲耳听到她和对象在电话里说好见家长才肯罢休。
村口小卖部,等同于村子里的情报交流中心,李红这通电话打完,全村也都知道她有对象了。
所以后来柳素琴打电话跟她商量年后的工作安排,两人说完正事,李红也就直接把这事当八卦讲给她听了。
柳素琴当时关注的重点是好姐妹跟父母斗智斗勇,很欣慰也很佩服。
虽说以李红父母的眼界,问张国梁要彩礼也就是狮子小开口的程度,大概率就是三五千的样子,而这不过是李红自己一个月的收入,给了也没什么。
但柳素琴很清楚,他们不值得。李红上辈子跟她简单描述了下离婚时的情形,几乎是众叛亲离,平时那么亲近、说要做她后盾的娘家人,一个个跑得飞快,仿佛慢一点就会沾上她这个脏东西似的。
李红说,发现渣男出轨她没哭,和渣男离婚更不伤心,因为她争取到了自己想要的财产,可亲耳听到父母兄弟对她数不尽的抱怨和指责后,她悄悄离开,在外面找了个角落嚎啕大哭。
所以说,这样自私自利、完全不会考虑他人的父母兄弟,给他们多少都是肉包子打狗,根本没有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