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支棱起来。(第3/4页)

李红也听劝,表示争取八月九月份抽空处理此事。

当下老板和员工众志成城,专心准备开业。

两周的培训也在相对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度过了。

说是两周,其实只培训了十来天,最后三天时间,柳素琴领着大家去各大路口发传单。

在深市这座现代化前沿城市,已经有人在电线杆上贴各种小广告了,路上偶尔也有发传单的,只是没像千禧年后那样随处可见罢了。

柳素琴也是某次路口被人塞了张传单,临时想起这个推广办法,并迅速找到一家广告印刷店。

老板表示可以接下订单,但他们主要给客户设计名片招牌这些,印刷传单的业务不咋熟练,需要她提供内容和排版,他们负责制作出来。

让柳素琴负责方案,她思来想去,选择了最简单粗暴的方式,以现金券的形式打广告,印上店名地址和开业时间,并标明活动期间凭此券进店消费,立即抵扣一百元现金。

如此诱人的活动,就不信收到传单的人会不心动。

想当年她经历各种各样宣传手段的洗礼,偶尔看到这种现金券代金券,还是会咯噔一下,有种没赶上便宜就等于损失的心痛呢,放在这会儿岂不是降维打击?

柳素琴信心满满,拉着员工们满大街发了三天小广告,效果相当不错,简直跟炸了锅似的,在外面发传单都会被很多人包围,拉着问东问西,开业当天,店里更是客似云来、络绎不绝,光是接待和解释活动内容,一帮人就已经忙得脚不沾地,嗓子都要快说冒烟了。

中途跑来看开业情形的亲朋好友,基本都被这场面镇住了,轻轻地来,最后悄悄地离开,没带走一片云彩。

代表人物就是钱菊香和张大妈,老姐妹俩借口买完菜回家,绕了一圈路来到柳素琴店门口,站在几米外看着店里人头攒动的场面,同时停下脚步,静静看了会儿,就转身回去了。

回去的路上钱菊香嘴角带笑,脚步轻快,心底最后一块大石头彻底放下了。

张大妈则是纯粹的替他们感到高兴,“钱姐,我早说了,素琴做生意很厉害的,以前摆摊和开店,都是她在出主意,你还不信,现在亲眼看到了,放心了吧?”

说话间来到路口,张大妈不等钱菊香开口,风风火火的挥手,“小青还在家里等着好消息,我先走了,下次再聊。”

不止她俩,下午打烊休息的林南江也拉着好兄弟和老丈人看情况了,三人齐齐感叹,“这也太热闹了。”

翁婿俩坐在林全生摩托车后面,停下后纷纷下车,只有林全生没有下来的意思,看到生意火爆他就算放心了,“店里人这么多,我就不去添乱了,伯父你俩是留下再看看,还是回去休息?”

林南江摆摆手,“爸,你跟全生回去休息吧。”

“那你呢?”

“我留下来帮帮忙,到时间了直接回店里,不会耽误晚上开门的。”

柳老根也想留下来帮忙,又怕给闺女添乱,最后还是被两人劝着,又坐摩托车回去了。

林南江搓搓手进店里,一点不见外的加入忙碌大军,但他也没有拿着老板她老公的身份在这当家做主,而是默默的在旁边端茶倒水搬椅子,干点力气活。

同时见缝插针的找媳妇搭话,“都下午了还这么多人呀,上午岂不是更热闹?”

柳素琴同样忙里偷闲的回两句,“害,都是来凑热闹的,一听用完现金券还要付多少多少钱,很多人当场就打起了退堂鼓,剩有一部分也犹犹豫豫,说再回去考虑考虑的。”

林南江一听担心坏了,该不会一顿操作猛如虎,一看订单全没有吧?赶紧凑到媳妇耳边问,“那今天开张了没?”

柳素琴好笑反问,“你问这个之前,就没看看会客区少了多少人?”

林南江左右张望,媳妇新招的员工他没见过两次,但张明亮和李红可都是熟人,立即发现他俩都不在外面,惊讶问,“他们都在里头忙?”

柳素琴轻轻“嗯”了一声,“从开业到现在就没怎么歇过,吃饭都是轮班来的。”

那媳妇这生意是相当不错了呀,林南江兴奋搓手手,不停地点头说好,“开店最重要的是人气,动静这么大,以后肯定也不缺客户上门的。”

柳素琴也知道形势一片大好,没时间在这听他吹彩虹屁,直接问,“你还不回去休息?不回家的话,不如去摄影棚帮忙,里面更需要你。”

林南江一看媳妇需要他,当即就美滋滋点头了,“行,交给我你放心。”

就这样,柳素琴开业头两天抓了林南江这个壮丁,第三天更是毫不客气把休假的小老弟薅来打白工,如此终于熬过了人仰马翻的三天活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