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一触即发的家庭大战。……(第2/4页)
对闺女她就更问心无愧了,村里其他女孩子外出打工,家里都是要求上交一半甚至更多工资,还有更过分的,要求丫头赚钱给娘家兄弟娶了媳妇盖了房子,才肯放她们嫁人。
是,他们农村女孩结婚普遍较早,但能赚钱又漂亮的姑娘,还真没几个像她家这样早婚的,看侄女香香就知道了,这丫头翻了年也二十一,她爸妈可是从来不着急的,毕竟稍微清秀齐整些的姑娘,只要不拖到二十四五才开始找对象,都不会嫁不出去,把人留在家里多赚两年钱难道不香吗?
再看看她闺女,出去打工没两年就处对象了,刚到领证年龄就急吼吼回来说要结婚,她和老头子看过小伙子各方面都还行,也就依了她的意思,利利索索、风风光光的把她嫁了出去。
小夫妻这两年过得那叫一个红红火火,几十万的房子说买就买,明年搞不好还要买四个轮子的小轿车,而他们在老家至今还住着泥瓦房,面对如此悬殊的境遇,钱菊香也只是想着自己和老头多干点活,赚了钱好帮帮几个儿子罢了,从来没有让闺女从指头缝里漏一点来帮扶娘家兄弟的念头。
从指头缝里漏点这个说法,不是钱菊香自己想的,而是去年就有人在她耳边这么怂恿了。
初听这话钱菊香只觉得离谱,闺女两口子也就是运气好,在深市做了点小生意,赚的也只是辛苦钱,叫她从指头缝里漏点,又能漏多少,还能带着娘家父母兄弟一起吃香喝辣不成?这群人真是见不得人好,故意在这怂恿她,好让他们家乱起来吧。
到了深市以后,钱菊香突然发现,当初怂恿她的老娘们或许不安好心,但她闺女也确实有这实力啊。
远的不说,就他们前阵子买的那套房子,拿出其中零头来,都够她大哥二哥在老家盖个二层小楼了。
发现这个事实,钱菊香的第一反应也不是干脆就让小两口漏一点出来,反而开始烦恼过几天回老家该怎么应付那些八婆们。
去年她身边出现说这种话的人时,闺女都还没带着女婿孩子回娘家,她婆家村子里的消息就七拐八拐的传到了他们村子了,而今年他们老两口在闺女家,顿顿大鱼大肉不重样,又不怎么风吹日晒,气色养得好极了,钱菊香自己照镜子都觉得有那城里老太太的气质了。
哦,不能说老太太,她现在看着像年轻了好几岁。
顶着这样一张红光满面的脸回去,再说她闺女只是普通家庭、没赚大钱那种话,就是她说的出口,别人也不敢信啊。
钱菊香已经有心理准备了,看看她和老头子这两张写满了享福的老脸,今年回去说这种话的人绝对到处都是,搞不好俩儿媳妇的娘家都得跟前来旁敲侧击,让她在闺女这里吹吹风,帮扶一下老大老二家。
那她可得提前练一练,无论如何都要把嘴角压住了,要是在他们的恭维下不小心笑出声,后面真就不好收场了。
但无论他们如何怂恿洗脑,钱菊香的立场始终不变,且不说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她也从来不觉得闺女对娘家的关照就少了,逢年过节给侄子侄女们买的衣服玩具可不是什么便宜货,说这种话的人,他们自己家出嫁的闺女能做到吗?
更何况这次过年回家,做姑姑的还托人弄来一套附近重点小学的学习资料,很多人花钱都买不到,这才是独一份的关照呢,
毕竟这份学习资料,只他们这边有的。
柳强等小萝卜头:谢谢,并不需要这独一份的恩宠QAQ
总而言之,钱菊香认为儿女们都是好的,她自己更是个感天动地的好母亲,为这个家操碎了心,对儿子女儿都做到了自己能做的,绝不接受老四对她这些指控。
然而她家老四也是个头铁的,闻言叫嚷起来,“你看你看,前头说保管,收了钱就成了是我们该孝敬的,这种行为叫不叫翻脸不认人?”
柳素琴看了还在火上浇油的小老弟一眼,心里佩服他是个勇士,但面上依然不发一言。
说好的她不发表意见,只要不当场打起来,她都能睁只眼闭只眼。
再说这一年的相处和摩擦,让柳素琴对老妈有更清晰准确的了解,藏在钱菊香同志坏脾气之下的,是一颗很会审时度势的心,只是以前全家人都被训成鹌鹑,没人敢挑战她的权威,所以也没人看穿这点罢了。
现在小老弟开始奋起反抗,加上她妈还没放弃帮他管钱,那她就会把这口气咽下去,怀柔也好,敷衍也好,总之先把钱搞到手再说。
柳素琴预判的很精准,钱菊香都气得青筋直跳了,反复运气,也还是硬生生把这口气咽回去了。
当然这期间也看了她好几眼,希望能得到她的支援,只是她始终装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