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望着眼前繁华的冀州城码头和远处巍峨的城墙,以及停靠在码头的那大小不一的商船货船,数不清的人来来往往,一切都如同一副画卷一般,让看到的众人不由得感叹。

苏桃更是,“哇”地发出声音,但是在场的人没有一个人嘲讽她,阿文阿武更是在一旁看呆了,他们虽然从北地一路逃难来,但是走的都是山路,还从没有见过这般繁华的地方。

“冀州城,可真大啊…”

“是啊,人好多啊,船也多…”

这时,旁边的人突然冒出来一句,

“怎么跟我之前来的时候的不太一样了…”

“之前是什么样?”苏梨有些好奇,看向那位说话的大哥。

男人见有人问,想了下说道,“之前冀州没这码头,也没这么多船,城门也没修,人也挺少的。”

总之一句话总结就是看起来还没有他们江南那边一个县城繁华,谁知如今竟变化这么大。

然而他这话一出,旁边的人便开口嘲讽,“你这都是多少年前的老黄历了…”

男人脸色一变,却没说什么,只说自己确实很久没来过了,上次来是十年前。

“那不就是了,我们冀州好多年前就大变样了。”说完那人又开始说起自从冀王来了冀州后,冀州城的变化,然后夸冀王治下多么安全,百姓多么安居乐业之类的,那神情模样,仿佛冀王的小迷弟似的。

苏梨也从这中了解到了一个信息点,就是冀州治安挺安全的,虽然她认为那人说的什么路不拾遗,夜不闭户有些过于夸张了,但是应该也挺好的,不然住在这里的百姓不会如此夸。

除此之外,苏梨还从这个做什么骆驼生意的大哥嘴里得知,冀州城商业税收很低,这个尤为重要,要知道之前在清河县,每年的税那是真的高,若非生意还不错,真的交不起,若这冀州城真的税低的话,就再好不过了,那她开食铺也便宜。

苏梨一边想一边跟着苏家众人下了船,下船后,很快就有许多挑夫围上来问,苏家男丁多,于是就没有雇,不过却在码头上找了一辆牛车。

苏父和苏青河苏青山走在牛车两旁,苏梨和陈氏她们则坐在牛车上,苏父一边走还不忘说起租的宅子的事情。

虽然之前在信中苏父也说过,但是说得并不是很清楚,这次他慢慢将宅子的事都一一说来,也是这时,苏梨和陈氏等人才得知了宅子的全部信息。

那宅子位于在城西,跟油坊离得很近,去哪里都方便,大小跟之前在县里买的宅子差不多大,也是坐北朝南的走向,宅子的主人是在城里做香料生意的,家里宅子多,这只是他其中一个。

苏父一边走一边说,顺便跟众人介绍路过的是哪里,直到快进城的时候才停下话头,原因无他,遇见熟人了,于是苏父又停下跟那巡逻的领头将士聊了起来。

“这是嫂子和大侄女儿吧?”大汉穿着甲衣手持兵器,笑问,他跟苏父都是虎头营的将士,平日跟苏父一样会带人在城内巡逻。

苏父点头说是,然后让苏桃和苏梨给对方打招呼,苏桃苏梨闻言都叫了一声,“伯伯”,

大汉应了一声从怀中掏出两串钱递给两人,看样子是要给见面礼。

苏梨和苏桃有些不好意思,看向苏父,直到看见苏父点头才接过道谢,“多谢伯伯…”

“多谢伯伯…”

那大汉见状更高兴了,笑了起来,那笑别说还真冲淡了他脸上几分煞气,看起来都没那么凶了。

苏父看天快黑了,笑着道,“营舟,有空来家里坐。”

大汉也笑着应好,说完让守卫直接就放行了,也没再检查其它。

这一幕被架牛车的老汉看在眼里,记在了心里,以至于将苏家人送到门口后竟然说什么也不肯收银子,还是苏父后面硬塞给对方才收下。

“终于到了。”这边,陈氏望着这道门上砖雕着如意的宅子,脸上露出如释重负的神情,船上的大半个月实在是太漫长了,真快把人折磨死了,那床硬得比从前在小溪村的稻草床都还硬。

不仅如此,还有味道,进屋子的时候不觉得,睡的时候就闻到了,吓得她第二天打了水狠狠擦了好多遍,还把公婆和女儿的也擦了一遍这才罢休,但尽管如此,那船上住起来都十分不舒服也不方便,不管是洗澡还是上茅厕,都不方便极了。

还好,终于到了。

苏梨跟陈氏也是一样的感觉,心里感慨,终于到了。

接着,苏父便上前去将门打开,一行人搬东西的搬东西,打扫屋子的打扫屋子,苏梨看着面前的宅子布局,发现她爹还真没有骗人,真的跟清河县的宅子差不多,都是一进的院子,一眼能看到底,同样院子也里种了颗柿子树,还有些花花草草,看起来挺不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