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第2/3页)

他悄悄抬头看了眼面前人身后的陈氏一行人,观面相应当是良善之人吧?

“师父,请帮忙解一下。”苏梨催促道。

这话听着就跟催命符似的,不免让老师父想起当年似乎有一个小公子也是这么催他的,就连语气神态,眼中的笑意都一模一样,偏他当年真就傻傻解了,没见后边那位夫人的眼神,最后连人带桌子一起被人抬出了大殿。

“咳咳…”老师父咳了两声,手指慢慢碾了两下木签的凹陷处,才从一旁的桌子上将签文取出,

第十八签

下下

杜鹃啼血泪悲声,声怨霜寒梦乍惊。

惊动异乡为异客客心更触故园情。(注1)

意为杜鹃在深夜啼血发出悲伤的鸣叫,在外乡做客的游人啊听到后想起了故乡,心中愁闷难解。

“此签虽为下下签,但是谨慎行事亦可化解,我这里有一祛邪避灾的香囊,施主可以买一个回去随身佩戴,包女施主逢凶化吉,遇难呈祥,得遇良人。”

苏梨正听得认真,就见面前的老师父突然卖起了香囊,一种久违的熟悉的感觉扑面而来。

“不…”用了。

“要!要!要!师父,要!”陈氏忙挤上前大声道。

“阿弥陀佛,2两银子一个。”老师父拿起一旁的素色竹绣香囊,面露慈祥。

“这么贵?”陈氏没想到这么贵,当即惊呼出声。

苏梨拉住娘陈氏,“算了吧,娘。”

陈氏咬了咬牙,“要!”

最后,陈氏荷包里少了二两银子,苏梨身上多出了一个不值钱的香囊。

甚至香囊里装的还不是别的,就是普通的艾草,外边山上到处都是,县里一文钱一大把,苏梨拿到鼻尖仔细闻了下,味道都淡得几乎闻不到了,应当是去年的了。

很好。

“你还小,不懂这些,这香囊日日在佛祖面前供奉,怎么可与那普通的香囊相提并论。”

“是相提并论吧?我没说错吧?”这成语是刑老夫子常常挂在嘴边的成语,陈氏整日耳濡目染之下竟也会用了,不得不说长期学习还是有用的。

“对…”

“好了,听大师父的话,记得每日佩戴!”

说完亲自将香囊系在了苏梨腰间,打了个死结。

接下来,解签的是苏红,原本苏红也是不愿意的,她都和离了,这辈子也不想再嫁人了,但最后还是没拗过陈氏。

第一钱上上签

开天辟地作良缘,吉日良时万物全

若得此签非小可,人行忠正帝王宣(注2)

此签又名钟离成道,大致意思是钟离当年不得重用,后得东华帝君传授仙法得到成仙。

老师父看了眼牵着小女娃梳妇人发髻的苏红,淡淡道,“此签卦相不错,虽说良缘稍晚,但亦不失为天赐。”

最后才是苏桃解签,

第86签上上签

春来花发映阳台,万里舟行进宝来。

跃过禹门三级浪,恰如平地一声雷。(注3)

此签又名商辂中三元,意为随着春天的来到,好运也一起到来,只要能跨过阻碍,就能心想事成。

“女施主良缘天定,无需担忧。”

除了苏梨,苏红和苏桃都是上上签,老师父心中竟然还有些遗憾,一时想起他那些放了5年的香囊何时才能卖得出去,开口道:

“我这还有几个香囊…”

陈氏想也不想就拒绝了,“不用了,谢谢师父。”

她感觉再待下去不知道又得花多少银子,于是快速付完30文解签费,便带着几人出了大殿,来到了偏殿,找熟悉的师父点了三盏长明灯。

这几年里,陈氏每月初一或者十五都会和吴婆子来此点三盏灯,祈求佛祖保佑丈夫和儿子能平安归来,如今虽说依旧没有三人的消息,可老话说得好,没有消息就是好消息,陈氏只能往好地方想。

“咚…”

“阿弥陀佛…”

点完灯,时间来到了午时,随着几声敲钟声响起,寺庙饭堂也就此开放。

“怎么还不来啊?”陈氏站在廊下看了看远方的天色,此时已经越发阴沉了,似乎是要下雨,心里也随之有些不满,明明说好了巳时在法华寺见,如今都午时过了还没来,未免也太不守时了吧。

又过了一会儿,

“不等了,咱们回去。”怕路上下雨,山路难走,陈氏想了下还是开口道。

接着几人又往家里走,果然半道上就下起了雨,那雨来势汹汹,很快就顺着马车四角流成直线,好在几人运气好,顺利回了食铺。

“你是不知,我们刚走到半道上就下起了大雨,再晚半步就回不来了。”

洗了澡换了衣裳,陈氏端着姜汤在铺子后院跟莫氏聊天。

苏红在给莲姑擦头发,苏梨和苏桃几人则在廊下坐着擦头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