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这一夜,陈氏一直没有睡,她硬生生熬到了天亮,一大早起来煮了早食,苏家人坐着吃完,这才一起往那李家村去,去之前苏父特意去喊了相熟的几户军户,路过黄家的时候又碰上黄家人和莫氏,在得知苏家人要去帮着大姐儿讨要嫁妆,黄家几个男人连带着莫氏和几个妯娌全都拿着锄头和家伙什也要跟着去。
“实在是欺人太甚,竟然敢这么对我们村的姑娘,真当咱们村没人了是吧?”
“是啊,太过分了,大丫别怕,有我们在,准给他们一点颜色瞧瞧。”
“对,给他们一点颜色瞧瞧!”其余人也附和道。
“走,打过去!”
“打过去!”
这时在旁围观,听清始末的曾老二突然出声道,
“苏老哥,让大丫坐我的骡车去吧,还可以帮着把嫁妆拖回来。”说完,竟是不等苏父开口说什么,就去不远处的门口树下牵骡子,曾老二媳妇儿见他这般慌乱还以为是咋了,却听他说,是去帮苏家大丫讨嫁妆,讨嫁妆?那曾老二的媳妇儿一脸懵,讨什么嫁妆?正当她还想再问清楚的时候人已经走远了。
最后,苏父一行竟然增加到了30.40人,其中还有苏家隔壁的王家父子两人,原本苏梨一大早只是想去跟他们说一下今天中午可能送不了吃食了,没曾想被王家父子得知苏家人要去讨公道后,主动提出要跟着一起去,人越多自然是越好,尤其是在这个朝代,村子里都是以村为集体行动,比如村与村之间抢水抢资源,或者是为村子里姑娘讨嫁妆,讨公道几乎都是整个村子都出动。
只不过小溪村并非是一个宗族的,姓氏也杂,再加上村子里还有许多军户,所以平日里才鲜有交集,不像其他村子那样团结。
所以当王家父子得知愿意一起去的时候,苏家人自然也是没有不答应的,接下来就是黄家人还有村长家的曾老二。
说实话看见这么多人愿意帮忙的时候,苏父心中还是挺感激的,但是又有些疑惑,什么时候他们跟自家关系这么好了?他总觉得哪里有些怪怪的,但是又说不出来,只能将这事儿搁置在心底深处。
跟苏父同样感慨的还有村子里其他人,他们见着竟然有这么多人帮着苏家大丫去讨嫁妆,心中都有些纳闷,苏家人和他们什么时候关系这么好了?
别人都算了,怎么村长家的老二都跟他们关系这样好了?竟然还主动提出让他那骡子帮忙去运东西!?
要知道那个曾老二可是出了名的爱惜他那头骡子,隔三差五就给那骡子梳毛,喂那好豆饼,寻常人若是想要租借他都要在旁边亲眼看着,就怕累着了,累坏了,如今这般,莫非是太阳打西边出来了?
想不通,村里人也不愿多管闲事,见人走了便各自散去了,其中就有李树根,妻子刘氏和其他几户跟苏父关系较好的军户,原本今早晨苏父是来叫了好兄弟李树根的,李树根也答应得好好的,承诺定是会带着儿子李石头一起去,可谁知道在苏父走后,得知事情的刘氏不干了,
“人家有好事没想着你,坏事却想起你来了。”
好事是指苏家人找黄家买菜的事情,虽说这事儿村子里其他人不是很清楚,可刘氏是亲眼撞见过陈氏数铜板给莫氏的,亲耳听见两人商量这事儿,再加上她们家菜地挨着黄家人,自然也是知道每天天不见亮那黄家人就去摘菜的事情,她又时不时跟女儿找果子去码头上卖,对于苏家人如今在码头上卖饭食的事也一清二楚。
总之,为着这事,刘氏心里还怄气了许久。
果然,那苏家人嘴里说得好听,什么好兄弟,好兄弟有好事会不记着你?
要她说都是虚情假意,假把式,不然怎么有好事从来不想着他们家?他们家地里也有菜啊!
“什么好事坏事,你别废话,说这些有的没的。”李父嘴上说道,心里其实也对妻子刘氏说得这事有点别的想法,再加上刘氏又道,
“反正你不许去,还有儿子也不许去,你们谁要是敢去,我就死给你们看,我去你爹娘的坟前拿绳子吊死去,让他们看看你们是怎么对我的。”
“怎么会有我这么命苦的人啊…嫁给你是一天福没享过啊……”
刘氏说着说着就开始抹眼泪,诉说嫁给李父后的日子有多么的辛苦,多么的不易,闹得最终李父只能找了托词让儿子去拒绝了苏父。
与刘氏
李父这样的还有几家,都是觉得这事儿出力不讨好,说不得去了李家村少不得跟他们打一架,受伤什么的,于是都找了借口以家里人闹的名义婉拒了。
苏父自然都一一表示理解,只是日后终归是少了几分亲近,直到后来,众人更是渐行渐远,甚至有的有了不同立场和阵营,终究不复当年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