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大房归家,靖国公府气氛僵持。

不出几日,安王妃亲自登门下聘,让府中本就微妙的气氛更,加复杂几分。

纵然老夫人心中有诸多不满,到底还是打起精神,亲自接待了安王妃陆氏,这桩婚事终究是过了明路,定下婚期。

安王妃本人委实如外界传言那般,言谈举止雍容大度,又带着恰到好处的亲和,是个性子温婉好相处的美人。

谢清姝躲在屏风后面偷偷瞧了许久,后来安王世子入府,两人又在水榭的荷花池边“偶遇”。

萧叙安锦衣华服,眉眼本就生得俊朗,加上特地装扮过,刻意收敛了平日纨绔做派,言笑晏晏,颇有风度。

谢清姝不过是个被娇养在深闺情窦初开的少女,曾经爱慕太子求而不得,眼下遇着一个无论长相还是身份地位,都不输于太子的郎君,一见之下,那点子对父亲专断定下亲事的抗拒,顿时化作憧憬和期待。

下聘礼成,谢清姝瞒着父母,欢欢喜喜快去了韫玉堂。

盛菩珠倚坐在窗下的软榻上,窗子洞开天光明亮,她正低头专注看着绣绷上的图案,墨绿的缎面上,一对鸳鸯已初具雏形,只不过她绣活算不上好,想要做得精致,就很费时间

“娘子,清姝娘子来了。”杜嬷嬷低声禀报。

盛菩珠捏着针线的手指微微一顿,眉心微不可察地轻轻一蹙。

她与谢清姝的关系,其实算不上很亲密,今日安王妃登门下聘,她还特意寻了借口避开,就是不想沾染大房的定亲这事。

“请她进来吧。”盛菩珠没了绣花的心思,将手里的绣绷搁在一旁的竹筐里,烦躁捏了捏眉心。

谢清姝是什么样的性子,她是清楚的。

因是家中幺女,自小被宠得有些过了,心思单纯喜怒皆形于色,说难听点就是一个没什么城府的女郎,两房闹成这样糟糕的情况,她还特地过来,怕是根本藏不住心事,想找人倾诉。

杜嬷嬷应声而去,很快,一道娇俏的身影带着一阵香风,绕过屏风走上前。

“嫂嫂,我听母亲说你病了,我此番过来没打扰到你吧?”

天热,谢清姝走得急,脸上红晕未散,连眼尾都袒露着羞涩。

盛菩珠只需一眼,就能猜到,也许起初谢清姝给她写信抱怨亲事,今日见过安王世子,想必是相当满意这桩婚事。

“成亲的日子,定下了?”盛菩珠笑了一下,只装作不知。

谢清姝闻言,脸上红晕更盛,轻轻点头:“嗯,还是按照之前说的,定在七月二十六,安王妃特地请了钦天监看过,是个吉日。”

盛菩珠缄默数息,抬眼细细打量她:“你自己也愿意,对吗?”

这番话得直接,神色平静却带着审视。

谢清姝被问得一愣,随即羞赧垂下头:“嗯。”

她悄悄抬眼,见盛菩珠并没有怪罪她的意思,又飞快地补充了一句:“安王世子生得好,彬彬有礼,也不像传闻那样纨绔胡闹。”

果然。

盛菩珠在心底无声地叹口气,竟真被谢执砚一言说中。

谢清姝这丫头,果真是瞧上了安王世子的一副好皮囊。

这理由,倒也纯粹得令人失笑,毕竟,她当年相看,不也是在盛家准备的厚厚一册郎君名单里,选了最清俊的那一位。

心下一哂,自己似乎也没有立场去指摘什么。

但该提点的话,她今日若不说,那就是愧对谢清姝找她这一趟,良心也会不安。

盛菩珠沉吟片刻,温声喊她:“四妹妹。”

谢清姝拿起竹筐里放着的绣绷仔细看了许久,慢慢抬起头:“嫂嫂想和我说什么?”

盛菩珠神色如常,甚至唇边带着一点笑:“你要清楚,一个郎君生得俊朗,未必代表他性子温良。”

“安王世子身份尊贵又是独子,恐怕比不得你家中哥哥们对你的纵容,或许并非你所认为的那样容易相处。”

“人无完人,我并不是说这样的郎君必定不好,而是婚后所要面对的问题,你自己能接受吗?”

谢清姝却抬起头,眼中并无太多忧虑,反而有种近乎天真的清澈。

“嫂嫂,这些道理我都明白。”

“我不是没有犹豫过,但今日见了人,我恐怕是寻不到单论容貌和家世,能有比他更好的郎君。”

话已至此,盛菩珠终是点点头,不再多言,她朝侍立一旁的杜嬷嬷抬手示意。

杜嬷嬷会意,转身从里间捧出一个紫檀描金的匣子,当着谢清姝的面打开。

“这是我给你准备的贺礼,你自己收好。”

匣子里装着一套纯金嵌红宝的掐丝头面,做工精巧大气,宝石足足有鸽子蛋大小,一看便知价值不菲。

“这……?”

“这是从琳琅阁定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