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小兰, 跑快点,不然等会儿只能站过道了。”

被室友拉着跑的感觉并不好受,叶泽兰讨厌运动, 如果是平时她早甩开对方的手了。

但此刻她只希望对方能够不要嫌弃她跑得慢,要一直拉着她跑呀。

今天可是林院士的课!

这是学校最难抢的课, 只是学生们太喜欢她的课, 即便没有抢到也会正大光明来听课的, 毕竟这样做的人太多了,压根不用偷偷摸摸。

站过道都还算好的, 站在教室外面才是最糟糕的,但那也会有很多人这样做, 没办法,谁让林院士的课就是这么受欢迎呢。

在北城大学, 每一位讲师、教授放到外面都是厉害人物,但在这所大学里,他们的履历似乎也变得不够看, 毕竟江山代有才人出, 这一代总要比上一代更厉害才对。

而今年才三十五岁的林冕已经是华国最年轻的院士了,她的奖项实在太多了,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学技术进步奖……这还是仅限于国内的奖项,因为手里握着几项对华国来说异常重要的技术, 她从不出席国外的颁奖礼,但主办方也依旧会把奖颁发给她, 邮到国内,经过检查以后再到她手里。

毕竟如果奖项不颁给她,会让人们对奖项的权威性产生质疑的。

她已然成为物理界一座难以跨越的大山了,是还活着就出现在教科书上的科学家。

这样的人物, 在研究所里好好待着,继续完成那些让人瞠目结舌的研究才对,可是明明那样忙,她还会在庆大和北城大学上课。

不过现在人们也了解了原因,早在几年前,火神芯片终于公开了一部分研究人员,甚至还出了一部纪录片,因为那时候由林冕主导的项目——新型芯片面世了,他们不再需要对此加以掩饰,同时也是时候将林冕推出来了。

那时候网络上的风气十分不好,一大批小学、中学就辍学的人靠着网络赚了一大笔钱,让不少人开始质疑,一直坚持读书这件事,是不是本质上就是错误的。不应该花那么多时间来读书,毕竟时间同样是有成本的。

可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它需要的是更高教育水平的国民。

读书并不是无用的,青少年也需要一个正面人物来引导。

而这时,林冕的出现,就是扭转舆论的关键。

她不是死读书的人,是见识过那么多事物,走过那么多路以后还是选择了读更多书,然后将精力投入到科研中。

是辩驳那些自欺欺人、向下走的人们最有利的存在。

那些过往事迹被一页页掀开,是那样精彩。

而林冕和黄文心院士之间动人的师徒感情也打动了无数人,任世间万般变化,华国人自古以来就重视的“传承”从来没有消散过。

所以即便那么忙,林冕也依旧会带博士和硕士,也会面向本科生开课,让更多人去了解物理,看到物理的魅力。

“好险好险,今天居然还抢到了座位!”

坐下来时,即便还喘着气叶泽兰也难掩兴奋,在林冕的课堂里能坐着就是一件再幸福不过的事。

没一会儿,教室里的过道里都站满了人,叶泽兰心里更快乐了。

更快乐的事出现了,林冕今天提前来上课了,大家有更多的时间可以和她相处。

学生们看见她,明明什么都还没做,就先鼓起掌来。

林冕笑着摇摇头,站在台上,手掌徐徐落下,教室里这才安静下来。

她的课堂不再是她第一年教书那样,要按照教材走,而是变得有些随意。

她会在上节课堂里留下一个主题,叫学生们先自学或者复习,而学习中遇到的问题都可以记下来在课堂里问她。

林冕喜欢和学生交流,固然她们现在考虑不够周全,发现的问题也不够深入,可是,这也代表她们看待问题的目光是更直接的。

就像普通人不知道天才会怎么想,天才也不知道普通人会怎么想。

这些天之骄子看待普通人的目光,和林冕看向他们的目光是一样的。

林冕也想知道,自己有没有做好,把那些复杂的过程尽量简单化,毕竟上行下效,如果这些人不能理解,她还要考虑怎么做才能写得更能让这些人理解。

鼓起勇气,在上一个人坐下后,叶泽兰举起手。

而这一次在那么多举起的手里,林冕看到了叶泽兰。

没想到自己真被点到的叶泽兰,站起来时还有点懵,但她知道这样的机会有多宝贵。

她毫不犹豫将自己实验时遇到的困难说出来,这与林冕留下的主题是相关的,天知道她当时看到时有多兴奋。

叶泽兰问的是关于量子材料上的拓扑绝缘体的问题,她本来以为自己这个问题或许会惹林冕发笑,毕竟那么简单的问题她居然都把它当作问题来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