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第3/5页)

这种时候有人进城,还自称有药方,卫士当然是放行,并立刻往官衙去告诉崔大人。

成泉听闻这事,心中茫然又欣喜,忙去书房,进了门便立即道:“公子!城外来了人,说有治愈疫症的良方!”

崔云祈正在处理文书,听闻这话急咳了两下,抬起头看过去,温文面容也有些怔愣,“是何人?”

成泉忙道:“自称是大周永和五十九年春闱的进士张有矩,他带了六人进来,这六人本是城内的疠人,前些时日被运出去被他救了,都活着回来了。”

崔云祈坐直了身体,苍白的脸上也露出一丝喜色,“人呢?”

“还在过来的路上,应该马上到了。”

崔云祈又咳了两声,忙起身往外去,走了两步后,又吩咐成泉,“将御医从施药棚那儿叫回来。”

张有矩进城的一路上看到街上一片苍凉,几乎没几个人,铺子也大多关了,偶尔几个人走过,都戴着面巾行色匆匆,不免心里跟着也低沉几分。

到了官衙门口,便看到有卫士在那儿等着了,见他过来便上前几步,语气恭敬:“崔大人已在等候,还请张先生随我来。”

张有矩摘下了面巾,有些面红,忙点头,一边跟着卫士进去,一边心里又暗暗想,他是知道崔相长子崔侍郎自请来南边的,就不知这崔大人可否就是那崔侍郎了!

若是崔侍郎,那不就是宁国公主原先的未婚夫?

没由得他多想下去,就到了官衙会客堂。

张有矩一抬头,就看到一张俊美绝伦的脸,有些苍白消瘦,但温润如玉,美姿仪难见,他几乎没有多想便肯定了,这定然就是公主曾经的未婚夫了,如此容貌,才配得上公主啊!

可他转念又一想,燕郎君也是极俊俏的,与崔侍郎不同的俊俏,英气凌厉,眉眼极俊,站在那儿便如一柄剑。

“鄙人张有矩见过大人。”张有矩行礼。

崔云祈上前托了他一把,温声问:“不必多礼,你果真有治疫良方?”

张有矩忙点头,三言两语将自己与孙医士的渊源说了出来,并拿出那本手札,已经自己做的笔记和改良过后的药方,也将这些时日在城外所行之事一一告知。

崔云祈得知他带来的六人本该是已死之人却被他救活了,阴郁许久的面上也露出一丝笑。

张有矩如实补充:“暂且只能治愈疫症稍轻一些的,若是病入膏肓,这药方则无用。”

“无妨。”崔云祈面容带笑。

恰此时另两名御医净手换衣后也赶了过来,听闻张有矩所言后,立刻也是欣喜无比,忙拿出在京中时孙医士特地给他们写的或可应对此次瘟疫的方子,几人坐下来,看是否能再改进药方。

接下来几日,张有矩便结合了孙医士的药方,又对药方做了些调整改良,给患疫之人喝药。

如此反复改良方剂几次,得出效果最好的药方,十月十五这日,崔云祈命卫士将药方送去各地疫症严重之地。

他将张有矩也留在了官衙之中,以防后续疫症还有变化。

南边疫症有进展的这日,京都太子大婚,石府女郎出嫁,十里红妆,喜乐响彻全城。

太子与太子妃入宫朝见帝后时,却出了点乱子。

卢三忠只有眼珠能动,勉强由人搀扶着坐在殿上,没等及礼毕,便于殿上二便失禁,滴答淌流,所有人惊骇失色!

方皇后立即命人搀帝回寝宫,卢三忠虽察觉不到失禁,却能嗅闻味道,当场面色铁青难看,昏厥过去。

皇帝一昏厥,满堂惊乱,礼也不能继续下去了,所有人围聚在太极宫外等待。

孙医士一番施针,卢三忠却没有像上次那样醒来,他对方皇后和太子摇了摇头,虽没多说什么,两人却都是明了。

崔相携内阁大臣赶进宫中齐齐等候,方皇后一片惊惶之中命内监开始准备。

可一群人心情沉重准备了三日,卢三忠却依然活着,但也只是活着能喘气,连原先的眨眼都做不到了,大虞朝彻底由太子主掌。

当崔云祈递来的关于疫情的奏折送入京后,太子大喜,当朝表示要大加嘉奖他信中所说的功臣张有矩,除此之外,他再次提出要亲征北狄,将外敌彻底打退,这回他意志坚定,任凭朝臣劝阻都不改口。

下朝后,崔相单独见了太子,再行劝阻,太子却一意孤行,他没办法,劝石敬山以岳丈身份再劝,石敬山劝阻之后,太子当日有所松动,可第二日依然表示要在孟春时出征。

孟春离如今还有三月,崔相稍松一口气,却也松不到哪里,兵部与户部都开始紧张起来,国库没有充足军费,便要赋税增加,今年又遇灾,内阁六部忙得脚不沾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