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第2/3页)

李眠玉舒心了,拍拍身侧,意思让燕寔先躺下来。

燕寔照做,胳膊自然地如之前一般横放着,李眠玉便躺了下来,枕在了燕寔肩上,舒服地闭上了眼睛。

如今李眠玉在野外也能很快睡熟过去,呼吸渐渐绵长,山林里的虫鸣蛙叫全当听不到。

燕寔垂头看了一眼,只能看到她卷翘的睫毛,安然的睡姿。

他很快收回视线,看向帐外的夜空,凝神听了会儿周围流民的动静,才缓缓闭上眼。

--

翌日,李眠玉醒来时身旁已经没有燕寔的身影了,她不满地瘪了下嘴,自从那日被她摸到棍子,他总早早就起来,弄得她也总很快醒来。

从帐篷里出来时,她看到燕寔与朱大城正将马往板车上套。

板车是朱大城与陈绣娥的。

李眠玉没有立即凑过去看,而是去了溪水边,先用燕寔泡过的柳树枝熟练地细细洁了牙,漱了口,再是掬水洗脸,收拾了一番自己才是站起来。

回身时,就见燕寔已经过来到她身后,她自然地抽掉发带,放下一头浓黑的长发,再是背过身去。

燕寔站在她背后,挡去了四周窥视的流民视线,五指抓起她如缎的乌发,以手指梳了梳,才是束起头发。

然后她抬起脸看了一眼燕寔,燕寔默不作声,带着李眠玉去了林子里。

再出来时,李眠玉的脸还是忍不住红扑扑的。

去溪边洗完手后,她看到陈绣娥远远地朝他们摆手,燕寔低头告诉她:“朱大城早上去山林里寻了寻,找到些红薯,早上已是烤熟了,朝食便吃这个。”

如今的李眠玉已经知道红薯是什么了,她红着脸点点头。

“用过朝食便继续赶路。”燕寔又说。

李眠玉早晨时总是最羞涩的时候,娇矜点头。

燕寔看了她两眼,便别开脸。

待吃过后,一行人收拾了行李,燕寔扶着李眠玉坐上了板车。

她头一回坐,这板车不像马车平稳,四处也没遮挡,她有些紧张,拉着燕寔袖子不敢松开,陈绣娥坐上来后便抱着她笑,“别怕,这板车结实得很,摔不了。”

李眠玉迟疑了一下,松开了燕寔袖子,前面朱大城刚好牵着马动了一下,她在马车上一晃,又紧紧攥住燕寔袖子。

朱大城在前面憨笑着回头:“小燕,你也坐上去吧,这马肥壮得很,拉得动。”

燕寔迟疑了一下。

陈绣娥也笑说:“你们兄妹都上来,大城脚程好,让他一个人走,咱们都坐板车就行。”她语带骄傲。

李眠玉忍不住轻轻拽了拽燕寔袖子,眼巴巴看他。

燕寔没再犹豫,利落翻上去,轻盈地像猫一样落在李眠玉身旁,李眠玉一下靠过去抱住他胳膊,这才稍稍安心了。

陈绣娥见了这一对紧挨着的小儿女,抿嘴就笑。

待朱大城开始拉着马赶路,昨夜里一同三三两两在此山林里歇息的流民张望着也要跟上来,燕寔抬起头,一双漆黑的眼凌厉扫去。

流民们心中再次一寒,踌躇着,无人再敢跟随。

板车在山路摇摇晃晃,驶向陇西。

……

入陇西郡地界那天,是个薄雨天,路上流民众多。

李眠玉坐在板车上,头上盖了一件粗布麻衫遮挡,脸上也戴了一块方巾遮住脸,紧紧挨着燕寔,她看着周围面黄肌瘦衣衫褴褛的流民,情绪便有些低落。

一路上,她听了太多人怨愤大周皇帝昏庸无能让贼子轻易占了京都,她悲戚愤怒,想反驳皇祖父最是躬勤政事,却只能强忍着不能开口。

以至于到陇西时,心情也蔫蔫儿的。

只是板车刚进陇西地界没多大会儿,被人重重撞了一下,李眠玉整个身体一晃就要往下滑,燕寔手一揽,将她拖进了怀里,她赶忙抱住他胳膊。

“前面有粥棚。”朱大城的声音忽然响起,伴随着的还有流民忽然疾奔的纷杂声音。

李眠玉自是知道粥棚是什么,有灾时,官府或是豪贵会搭起棚子熬粥给流民分食。

粥棚多是在城门外搭建,但如今只是刚入陇西地界没多久,远远的还未到城池,怎会有粥棚?

李眠玉在燕寔怀里好奇扭头看去,前方四十丈外有一驿站,驿站前有好几处粥棚,流民们奔着跑去,那儿堵满了人。

“陈家村不过驿站,走前面岔路就往山林去,不过到村里至少到晚上了,去要一碗粥喝正好。”陈绣娥也探头看了看,道。

李眠玉不愿意与流民挤着去要一碗粥,她摇了摇头,“我不去。”

燕寔自然也不会去,扶着李眠玉从板车下来。

朱大城将板车推到路边,便和陈绣娥一道挤了过去。

李眠玉揉着酸疼的腰站在一旁,仰头看燕寔时,眼底又有些晶莹,轻轻问他:“燕寔,你说我还能见到祖父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