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出山(第3/5页)

“我们是迷路的汉人……”苏建试图解释,但因为语言不通,战争一触即发。

好吧,既然仁德解决不了这件事,那就只能用武德解决。

苏建拿出一把火枪,对着旁边山脉突突一下,顷刻间尘土爆炸,炸出一片星火,苏建用匈奴语说了一句:“我们没有恶意,我们只是迷路了。”

但显然,他们也听不懂匈奴语。

羌语又分好多种类,他们更是不会,交流陷入苦难,不过好在一颗火药给他们展示了汉的强大实力,这些蛮夷不敢轻举妄动,才暂时僵住局面。

并非苏建不想进攻,而是他火力不足,弹药不多,不过没关系,他们还有冷兵器环首刀。这些刀前几天砍藤蔓树枝和野兽砍得有些钝了,可找块合适的石头,磨一磨后便又锋利如新。

蛮夷们找遍了附近几个部落,终于找出一名会一点点汉话的羌人,由他充当翻译,才能完成简单的交流。

观察陌生国家的风俗和地形,这是一个将领刻在骨子里的意识,短短几天,汉军便将周围这些部落的生活环境观察出了个大概,辫发毡裘,畜牧为业,呼吸困难,没有文字,现在还处于刻木结绳的蛮荒时代,武器大都由石或骨制成,看起来比匈奴还要落后。

这里的酋豪去世后,会挖空脑髓填入珠玉,再取五脏,以黄金代替。

如果是之前,汉军一定会对此深恶痛绝,狠狠斥责,但现在他们的想法是——无所谓,反正也不是挖我的脑子。

每个人身上都有一种平静的疯感。

要想让人不杀自己,就要展示出自己的用处,譬如在看到苏建腰间的刀后,他们眼睛都看直了,这个部落的酋长热情地款待了汉军。

投我以桃,报之以李,苏建也非常大方地送了他们一只……巴掌大的小刀。

蚊子再小也是肉,小刀再小也是刀,这里的君长开心收下这柄做工精巧的锋利小刀。

既然这里有羌人的足迹,那就证明他们可以从羌地回到汉境。

其实他想错了,这人不是从河湟地区来到这里的,而是从蜀地。

是的,巴蜀之地,自古以来就四通八达,哪哪都能去。

于是这期间,苏建一直在给君长洗脑,对他们描述汉是一个多么富有的国家,如果君长愿意派人送自己回到大汉,大汉会赠给他们很贵重的礼物。

除此之外,大汉还是一个很发达的国家,我们的棉衣比兽皮还要保暖。

其实根本没有比野兽的毛皮更保暖,但没关系,苏建会自己造谣。

在他口中,大汉富有发达且爱好和平,不喜战斗,每天就是种种田,养养鸡,可给这里的人羡慕够呛,就像拉磨的驴前那根胡萝卜一样,都快把他们给吊成翘嘴了。

原来世上竟还有这样的人间仙境!

要是直接说大汉军队很强,万一他们害怕了,抢劫自己队伍后,再杀人灭口怎么办?这高山峻岭的,可没人来替他们报仇。

哦,至于刚刚炸出火星的东西,亲爱的盆友,您们误会了,那只是我们汉人庆祝节日时的漂亮礼花而已,我们不用它杀人的。

一个敢编,一个敢信。

除了这些,他还会仙法呢!

随手表演几个诸如掌心生火,隔空取物,口吐白莲之类的法术,看得这些人对此啧啧称奇,拍案叫绝,嘴巴里不停发出“哇哦”之类的惊呼声。

莫说是他们了,就连汉军自己,都对此惊讶不已。

不是,将军,你还会这个啊?

这么多才多艺的吗?

其实苏建原本是不会这些的,但闻棠去西域之前给了卫青一本厚厚的戏法书,卫青秉着劝谏主上,学无止境的想法,看完了。

然后卫青在和苏建喝酒的时候,喝到兴头上,就给他展示了几个戏法,不过没说这戏法的具体来源,只说是一位友人所教。

当时看得苏建失落死了,以为打完匈奴后将军这职业非常不吃香,连大将军都得再就业。

没想到居然在这里用上了桀桀桀!

不久之后,这里的一位豪酋来找苏建,说是想继续从汉人这里要一些绿色叶子,如果觉得冒昧,那他们也可以用牦牛或者马匹来换。

绿色叶子?苏建t想了半天,这才意识到,原来他们想要的是茶叶啊。

在长安,茶叶原本无人问津,后来可能是博昌侯的名人效应,也可能是发现了茶叶有提神醒脑的功能,这东西瞬间风靡长安,成为权贵手中新一轮的时尚单品。

他肯定不可能带着时尚单品来西南夷打仗,这是他进山后,在一苍翠茂密的森林(今千家寨)中发现了许多野生茶树,宫中太医说,这东西不仅能清头目,还有什么除瘴气,清热暑之类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