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栾大(第2/3页)

洁白绵软,能做出实惠保暖棉衣的棉花。

营养丰富,对战马有许多好处的苜蓿。

甘甜清爽,能酿制出美味酒水的蒲陶。

……

一张又一张的资料单在刘彻手上停留,看完之后,他叫来农官,将这些种子交给他们仔细种植。

自今日起,一颗又一颗的种子在大汉田间停留,它们扎根在土地里,发芽成长,为大汉的百姓带来便利与幸福。

处理完种子这个政务,刘彻有了大把时间询问西域之事,他顺便还泡了壶能提神醒脑的清茶,方便秉烛夜谈后继续处理其它公务。

几名郎卫文采一般,说不出像司马相如那样有华丽的辞藻,但因为故事本身足够丰富,也能让人听得入迷。

他们告诉刘彻,各国对于大汉的态度——好。

那可真是太好了,尤其是精绝国王带领众人“开城门,迎汉使”的画面,就差把汉使当长辈供着了。

至于那些对大汉抱有轻慢不屑态度的国家和大王,结局很惨的。

使者脑中最重要的一句话就是:博昌侯说了,一定要重点表现出我们被大宛人围困时危险的处境。

并且使者还举一反三地强调了闻棠的随机应变和张骞的纵横捭阖,总之重点就是——夸上级。

上级被赏赐得越多,他们就算不能吃肉,也能跟着一起喝汤嘛,而且就看这俩上级经常自掏腰包为他们改善伙食的样子,也不像是不能带着手下们一起吃肉的人。

“陛下,我们已经和西域各国约定好,等今年秋日,他们便带着自己国家的礼物和使者,跟随使团一起来到长安参拜陛下,并与大汉交好。”

万国衣冠拜冕旒。

听到这句话,刘彻略微沉默。

曾经的宣室殿,闻棠口中念出了这句诗,当时正值汉与匈奴的激烈交战期,大汉常胜,虽然国内钱粮不足,府库空虚,但那时刘彻自信大汉一定能灭掉匈奴。

一晃,六年过去了,诗中所言场面即将实现。

那时的刘彻三十出头,正值壮年,如今的刘彻年逾四十……

但他依旧觉得自己很强壮!

按照历史,刘彻去年应该在鼎湖宫生一场病,且病得很严重。

不过不知道是五禽戏的原因,还是灭掉匈奴后刘彻太高兴了,反正现在身体倍棒,并未生病。

刘彻感叹于自己的伟大功业,一时之间连被拴在马厩中的那六匹大宛良马都忘了,使者从未央宫离开时,他才想起来。

那时天色已晚,所以他第二日早晨才去看的大宛马。

从品相以及奔跑速度来看,的确要比中原矮马强上许多,才见一面,刘彻就喜欢上了这些宝马。

正好卫青最近大婚,他便挑选出一匹大宛马,和其它礼物一起送给卫青,当做贺礼。

卫青也是爱马之人,收到这样的好马,理应很开心。

但他最近有点闹心。

什么少君,少翁之流,刘彻被人骗了一次又一次,现在又来了一位名为栾大的方士,栾大自称是神仙使者,所以刘彻决定召见他。

哦,不对,少君还未暴露时便已去世,所以刘彻并不认为少君骗了自己。

按理来说,有李少翁这个用皮影装神弄鬼骗皇帝的先例存在,对于神仙之事,刘彻应该更加谨慎才对。

但奈何,刘彻反诈意识逐渐提高,可骗子的诈骗手段也在不断提高。

就比如现在,朝中一位封号为“乐成侯”的列侯上书向刘彻推荐了一位方士。

这位方士在重重困难下成功杀出重围,获得刘彻召见。

原因有二,一来,栾大原本是胶东王刘寄宫中掌管配置药品的尚方令,刘寄是刘彻的弟弟,而乐城侯的姐姐是刘寄的王后,虽然他们之间的关系弯弯绕绕,很难理清,但至少能找到点关系,因为这层关系,栾大才能得到被刘彻召见的机会。

二来,现在的骗子都越来越精了,栾大骗术升级,没有告诉刘彻自己曾和李少翁在同一位师父门下学习,而是声称自己在某个夜晚,于山中熟睡时得到仙人垂怜,有过仙人入梦的奇遇。

这话听起来是不是很熟悉?

是的,博昌侯同款奇遇。

有“博昌侯”这三个字给他托底,刘彻怎么也要见上栾大一面。

就像如果亲戚给他引荐了一位自称在草原上带着几百人失联半个月后,砍了两千多个匈奴脑袋的少年,那刘彻也会将其召到自己面前好好策问策问。

栾大之前一直在研究闻棠。

闻棠乃朝中重臣,日常出行之处皆守卫森严,栾大没机会和她近距离接触。不过他这两年来可是花费重金,将闻棠的所有事迹全部调查一遍。

虽然以他的能力调查不出多么详细的结果,但例如什么仙人入梦,天赐玉黍、莲勺卤吉兆之类的事情倒还都都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