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楼兰(第4/5页)

于是果断投敌。

啊不,这叫识时务者为俊杰。

尤其是在得知匈奴人已经被汉朝灭掉后,更是知无不答,言无不尽,将她所知的扞泥城中的内容全部说出,

这是闻棠在听堂邑父转述了许多楼兰村口八卦之后精挑细选出来的人家,他们家女儿和扞泥城中一位大贵人有情,但是因为门不当户不对,所以那位贵人的父母并不同意。

但这并不耽误那位贵人约会时用他那豌豆射手一样的嘴,把城里消息全都吐露出来给自己的情人,情人大漏勺一样的嘴再分享给父母。

今夜,父母再将这些N手消息透露给闻棠他们。

得到自己想要的答案,闻棠如约将金玉簪和丝绸送给女主人,二人高高兴兴出门去,碰到同样高高兴兴的另外俩人。

漫天星斗,月明如昼,正是商讨杀人放火计划的好时候,闻棠将使团众人召集到自己面前。

闻棠:“经过我和博望侯的调查,发现了一件事。”

“扞泥城中有匈奴人。”

“什么?!”“匈奴人?”

听到这里,众人有些害怕,匈奴人不是已经被骠骑将军和大将军给灭掉了吗?怎么还有……

哦,对,他们灭掉的是漠北的匈奴人,这里是西域,匈奴经营西域这么多年,在这里留下些兵力也很正常。

这可怎么办,难不成现在返回长安吗?

可是他们受了那么多苦难才穿越沙漠来到这里,又怎么能临阵脱逃,无功而返呢?

只有战死的汉使,没有偷跑的汉使。

唐越狠了狠心,问道:“博昌侯,扞泥城中有多少匈奴人?”

闻棠比了个三的手势。

“三……三万?”

这时,他们想的:罢了,搏一搏,能多杀几百个匈奴人就是赚了,就算死在西域,也不负我汉家儿女的志气。

闻棠摇了摇头。

“三千?”

有人想,好歹我之前也跟着冠军侯一起打过河西,三百对三千,可以放手一搏!

闻棠:“大约……三百?”

众人:嗯……?

闻棠又说了一遍:“扞泥城中有从前日逐王留下的三百多名匈奴士兵,他们一直对西域诸国隐瞒着匈奴已经灭亡这个消息……”

这时,众人的心情已经从悲壮转变为放松。

闻棠没来长安的时候,汉匈兵力就是一位汉兵能砍五名匈奴,现在武器都更新三代了,三百对三百,这可真是天大的优势啊!

没想到都来西域了,还能再顺便捡几个功勋和人头。

果然,跟着我们大汉博昌侯就是幸运,

“从前楼兰一直都在匈奴人的统治版图中,楼兰王胆小懦弱,首鼠两端,我有一计,可一箭双雕。”

众人纷纷竖起耳朵,仔细听闻棠讲解她的计划,生怕漏掉一点,听完之后,不由得感叹“妙啊,博昌侯这个李代桃僵之计真是太妙了!”

“博望侯有何看法?”

博望侯……博望侯也觉得闻棠的计谋很好。

张骞:“便依此计行事。”

闻棠:“既然如此,那大家早点休息,明天我们可有一场硬仗要打!”

“喏!”

……

第二日,众人破天荒起得很晚,用了一顿丰盛的朝食后,换上正式的衣裳,带好佩饰,往扞泥城的方向赶路。

人靠衣装马靠鞍,换装后的使团整体气势提高了许多,威严整齐,一看就是从礼仪之邦来的使者。

使团众人精准计算时间,一直到下午酉时才赶到扞泥城,早有斥候快马先行,来到这里向城中的楼兰王告知汉使要来的消息。

楼兰王一个头两个大。

城里这一个祖宗还没哄明白呢,外面又来了另一个祖宗。

虽然很希望这只是一场梦,但等梦醒之后才发现,人已经到门口。

汉朝的使者代表大汉整体,老楼兰王战战兢兢亲自去了城门口迎接。

等了大概半个时辰,一阵风沙扑面而来,风沙过后,他看到前方那些骑着马和橐驼,衣冠整齐,脊背挺直,表情严肃的汉使。

最前面那位汉使大概四十来岁,手持汉节,旌尾一抹红色随后飘扬,霎是显眼……等等,楼兰王突然觉得这人有些眼熟。

他好像就是那位十几年前破衣烂衫,都快死在沙漠里了,却依旧要去找远方大月氏部落的汉使者。

叫……叫什么来着。

哦对,叫涨钱!

他心中庆幸,幸亏本王那时对他态度不错,还给了他干粮和淡水,否则今天来我扞泥城门口的就不是汉使了。

而是汉军。

不过无论是汉使还是汉军,他今日都必须做出最后决定,想到匈奴使者的话,楼兰王轻轻叹了口气。

旁边那t位应该就是匈奴使和汉使口中年纪轻轻,便封了六千户食邑的大汉博昌侯,比传说还要年轻许多,再观其面相,那双丹凤眼一看就不是什么好惹的人,也不知手上有多少条人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