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预言(第2/3页)

答案肯定是有的,系统给她的知识,李萝给她的肉干……

闻棠说出自己内心所想:“但我不想只当你一个人的贵人,我想要当许多人的贵人。”

李萝一愣,不明白她这是什么意思。

“《宴子春秋》里有一个南橘北枳的故事,同样一棵橘树,生于淮南可以长橘,生于淮北便只能长出一树枳,它们的叶片看起来很相似,实际里面果肉已经有很大不同了。明明都是同样一棵树,为什么会造成这样大的差矣呢?”

李萝思考片刻,答道:“是水土不同的原因?”

“对的,就是这个原因,在不同环境中成长的果树结的果实不同,人也是一样的。”

李媪沉默,继续听自家主君讲话,闻棠从架上拿起一颗眼珠大小的珰珠,放在手中把玩:“它会变成一百台织机。”

“我准备卖掉一些珍宝,用换来的钱开几间纺室,或者办一个义学,我手里有一种新型纺织机,用它纺纱效果又快又好,赵广德有个女儿,今年十三岁——或十四岁?听人说她最擅织布,有这样的才华,只混迹于里闾街巷,那就太屈才了,所以我决定送她一场富贵,能不能接得住,那就要看她的能力了。”

至于那该死的任务,反正钱是挣来的,不是攒来的,万一以后她一下子搞了一把大的呢?

心中升起这个想法,她便很快去做,先是在西市附近相看宅院,因为最近比较忙,她相了将近一月才定下一座大宅子,用来开纺室。

伴随着时间流逝,大军出征的日子也越来越近,刘彻又开始愁上了。

将军的作用是带兵打仗,具体带什么兵,去哪里打仗,这些都是需要刘彻来分配的。

扒拉一下朝里这些武将们,肯定是卫青为大将军率主力从定襄出发,至于其他人……

经常迷路的李广,总是军费出塞旅游的李息,跟在后面捡漏的公孙贺……等,如何把这些人安排到适合他们的位置上也是一门学问。

刘彻虽然看好霍去病,但他毕竟才刚第一次上战场,肯定不能让他和那些老将们一样率领几千上万名士兵,所以他直接把霍去病塞到卫青手下,等真上了战场,让卫青封他为剽姚校尉,拨给他几百名士兵,只要他第一次出征能杀死几百名匈奴人,攒个资历,就可以给他封侯赐官了。

这时酒精的制取也已经成熟,铁匠们加班加点地打造马具,第二批红糖正在制作,总之一切都朝着正轨方向走去。

闻棠想的是……

这场战争里好像有人会叛国投降。

没错,就是你赵信。

说是叛国也不准确,毕竟人家本来就是匈奴人。

历史上赵信和苏建的大军遇到了单于主力,被打得落花流水,在匈奴人引诱之下,赵信直接率领自己最后八百士兵投降了,只剩下苏建一个人苦苦支撑到把他的大军全部损失,最后才独自一人逃回军营。

也正是因为这个,卫青没有增封,苏建交五十万钱赎罪后成了平民百姓,

闻棠倒是想利用自己知道历史这个金手指帮忙,但问题是……她帮不上啊。

苏建赵信合军后才遇到单于大部队,具体什么时间,地点在哪里,这些都没记载,而且对面也能移动,随机性太大。

闻棠:遇事不决,就选玄学。

这天,闻棠来到卫青府中。

这次没下拜帖。

看她这幅神神秘秘的表情,卫青疑惑她来找自己究竟所谓何事。

“卫将军,说起来您可能觉得有些难以置信,但是……”

卫青:你让我难以置信的事情还少吗?

闻棠:“我昨天做了个梦。”

标准开局。

“梦里一直循环八个字……”闻棠故作高深道,“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卫青重复了一遍这句话,只思考片刻,便明白其中意思。

“我仔细想了一天,终于想出来一些端倪,大战在即,前将军赵信又是匈奴人,我有些怀疑他。”说道这里,她还不忘澄清,“啊,卫将军你不要误会,我之前和他没有过恩怨,而且他是将军我是侍中,要处理的公务也不一样,也不存在我想要背后害他的可能。”

“虽然只是一个梦,但我实在放心不下,就来找您说了。”

卫青:“你可有告知陛下?”

闻棠摇了摇头:“并未告知。”

她解释道:“这梦实在太难以捉摸,我也不确定到底是不是真,而且若是陛下换了赵将军,他定会因此仇视我……”

就算真把赵信换了,难保不会再出个张信王信的,那样事情就更不可控了。

说出一长串理由:“本来我还在府中纠结到底应该怎么办,后来一想,行军打仗,您比我懂,您选择的应对之策肯定也要比我想的周全,所以我就寻思,干脆直接来告诉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