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同学聚会

陈述至少说的有一句话是对的:

电视剧最终看的还是成片质量, 只要质量过硬,自然会有源源不断的后续观众。

甚至有些引发争议的情节,自有大儒为我辩经。

网络时代固然信息茧房严重, 但人类获得资讯的能力也比以往丰富了千百倍。平台方固然有国情在,毕竟也不会跟钱过不去。

所以除非不幸触发了什么看不见的大手,前期优势积累到一定地步,后期也就自然能形成正向循环。

现在的千秋就处于这个阶段。

4月18日《千秋》最后一集大结局播放完毕,圆满收官。

4月19日,《千秋》网络热度突破1万+,在多个社交媒体、门户网站首页出现相关讨论话题,随着李渡鱼反击大V无涯子的博文发出,更是一石激起千层浪。

无涯子的支持者表示你李渡鱼一个搞文艺评论的寄生虫, 懂什么历史?拿着几份不知道谁写的野鸡文章就在那边高谈阔论, 自以为发现了天大的秘密, 这不是历史虚无主义,这是什么?

反对者则觉得尽信书不如无书,被大众接受的历史不等于真实的历史,魔怔人在那里掩耳塞听罢了。散了, 散了, 叫不醒装睡的人。

当然, 与后者相比,前者的总体人数有那么亿点点不够看。

也有人觉得前者并不是真的相信所谓的“史书”,否则就不会觉得《秦颂》那改得连原作都不认识的剧情忠实还原了。只不过是实在找不到可以挽尊的地方,就死咬着唯一一个状似有理的点不愿放手罢了。

对部分观众来说,有人否定自己喜欢的作品, 就像是在否定自己的品味, 甚至还是在否定自己, 马上开始原地跳起踢踏舞。

但不管怎么说吧,文艺作品不怕挨骂就怕没骂。

反正《千秋》也好《秦颂》也好,《千秋》都已经放完大结局了,再骂又能怎样。

还能像一些网络小说那样,把作者骂破防搞到太监吗?

哦,好像也不是真不行。

听说李渡鱼发文后沈城当晚就爆血管进了急诊。

陈述那样,连夜外聘了一位剪辑师回来,把《秦颂》后续剧情重新剪辑上传,第二天的播出剧集差点开天窗。饶是如此,也是回天乏术。

一个剧情BUG可以靠万能剪辑师。

BUG里找剧情这怎么救。

女娲补天和盘古开天是两回事,剪辑师已经在一边哭一边剪了,总不能就这么把人吓跑吧。

4月20日,《千秋》网络热度达到1.1万。

P站出现UP主细分拆解每一集中的剧情知识点和人物每句台词的逻辑和行为动机。肝出了一集45分钟的电视剧讲解讲了60+分钟的丰功伟绩,开辟P站新赛道。

4月21日,部落上出现两剧的剧集表情包流通,不少台词成梗。

4月22日,《秦颂》剧组声称有剧组工作成员在制作期间蓄意私联,有泄露商业机密嫌疑,开除某贝姓男子,并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力。

4月25日,P站的《千秋》中毒观众首页,已经被诸如《当我用赵棠的视角打开<千秋>》、《当我用嬴政的视角打开<千秋>》、《哀家与长信侯私|通》、《当我用Dio的画风打开<千秋>》等视频刷屏。

……

*

“什么?你就这样被他们开除了。”

方可以一脸震惊的看着面前的贝嘉延。

贝嘉延可怜巴巴地点头。

“对啊,老三你是不知道,那边真太不讲道理。就这还是大厂呢,也不比我们公司那草台班子好多少嘛。”

旁边的正义使者安子杰振振有词,感觉自己浑身上下都散发着正义的光辉。

没错,贝嘉延就是那个被《秦颂》剧组,以商业间谍罪开除的倒霉蛋。

此刻,方可以被沈云约出来social。

本来以为是沈云的社交狂人属性发作,到现场才发现,很久不见的安子杰和贝嘉延也都在。

这就变成了舍友聚会。

几人互相分享了一下近况。

安子杰和贝嘉延不无羡慕地恭喜了《千秋》近来喜讯连连,今年的剧王恐怕也指日可待。苟富贵,勿相忘啊。

沈云吐槽起方可以在剧组不当人子,把他堂堂大少爷当牛马使唤。搞清楚谁是你的投资人,哪怕他只投了10%,也是你金主爸爸好不好。

方可以说他这是在寝室里没当够爹,幼稚。

然后说着说着,安子杰就说到小贝哥老倒霉蛋,为之打抱不平起来。

“其实当初我就不愿意加那个项目组,瓜田李下的,搞不好就沾了一身腥。”贝嘉延道,

“但《秦颂》那边一力相邀。你也知道,现在这种大型项目都是多个投资方分摊风险,都想要往项目组里塞个自己人。那边主动提了,我老板也顺水推舟把我塞进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