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千秋》定档(第3/4页)
“他说《万历1582》和《千秋》都是李雪亭老师参与的本子,正好还能来一波联动。回头衔接得好,说不得还能给《天启1626》添个热度。”
方可以啊了一声:“要这么说,《1582》当年还是水果台制作的,香火情总在的吧?”
“对哦。”靳茜眼前一亮,但想想又算了,“先不要把所有牌都压上牌桌,毕竟两部作品的目标人群有差别。如果播出后反馈合适,再来一波联动宣传也不迟。”
一切谈妥,三方开始了紧锣密鼓的宣传。
*
4月2日,周五,愚人节翌日,晚间20:00
在业内观望、圈外吃瓜、好事者摩拳擦掌地期待中,《千秋》堂堂登陆水果卫视的晚间黄金档。
当然,在这个互动域挤占直播域大屏生存空间,机顶盒与IPTV等播放手段走入千家万户的时代,所谓的黄金强档概念已经一去不复返。多媒体娱乐手段的增加,也导致观众黏性的大大下降。
尽管如此,地面频道依然保持一定市场份额。水果台提前网络平台2小时播出的优势也为其争取来了不少关注。
比如,八百年不看电视剧的苏雯(见第6章 )刚刚结束月末总结盘账的地狱噩梦,难得周五能够准时下班,回父母家吃了顿晚饭。
餐后一看时间正好,苏雯打开家里的4K大屏,打算验一验自己白月光首此下海,咦,好像也不能这么说,上岸,也不对。
哎呀随便了,总之是第一部电视剧的成色。
等等,这机顶盒怎么使来着?遥控器在哪儿?有没有手机操控软件啊?
“妈——”
一分钟后,苏妈妈踩着七彩祥云从厨房闪现登场,擦干净手上水珠,端着盘刚洗的水果放在茶几上,接过遥控器如臂使指地一通操作,屏幕跳转到水果台。
“来吃点水果,我上午去挑的,可新鲜呢。刚吃完饭不要直接躺下,你看你这两年小肚子都出来了。”
“我这是过劳肥。”
苏雯辩解。但还是乖乖站了起来,在沙发和茶几的夹道中缓慢踱步,进入待机动画。
苏爸爸从卫生间磨蹭出来,就见女儿对着沙发表演三过其上而不瘫,一乐:
“哎呦,这是专门起来迎接我呢?自家人,何必行此大礼啊。”
苏雯翻了个白眼。
说话间时间到点,广告结束,画面上SE和晶彩制作公司联合署名片头短暂出现,下一刻,正片播放,画面变暗。
首先是黑屏。
接着,像是蒙在镜头前的东西逐渐被拉远,又像是镜头后推。画面中的色彩从墨汁般的黑逐渐透转成浓重的赭红,光线从眼前的布料后方透出。
手持镜头慢慢移动,布料上出现精致的刺绣纹路,寸寸移动。
“这只雁纹绣得不错,是谁绣的?”
画面停留在一处针脚细致的纹路上,一个充满着雍容富贵的中年女声问道。
“回夫人,是阿岚绣的。”
画幅外,年轻的女声低低应答。
“哦,这声音还挺悦耳。我想想,阿岚当是小淳生的那个孩子吧?如今几岁了?”
“十六。”
“嗯?”
一直低着头审视衣料的镜头像是忽然停滞了一下,慢慢抬起,露出画幅外正束手而立的三名少女。
即使是如出一辙的穿着打扮,一模一样低眉顺眼的温驯姿态,最右边的少女依然能轻易吸引旁人的视线。
镜头停下,对准。
“阿岚,把脸抬起来。”
少女抬头,却很克制,下颌微收,眼帘抬起看了眼前方,就像是一只受惊的兔,旋即又垂落回应有的姿态。
“原已是个大姑娘了。起来转一圈。”
“姿态倒也算窈窕动人。学的什么舞?”
“回夫人,《羽舞》、《人舞》同《雩舞》学得差不多了,《响履》将将能把动作顺全,《云门》同《大韶》刚开了个头。”
“哦!口齿倒也算得上清晰,那你随便跳一段《响履》吧。”
朱岚依言而行,自哼自唱,跳了约莫一小节,身姿秀美,纤腰窈窕,一头如云秀发随着律动犹如灵蛇,又如春柳。腰间的木环发出清脆的碰撞声,在行止间丝毫不乱。
唯独可惜席间无人伴乐,身后的另外两名同行少女只是温顺地束手而立,让整个场面的气氛略显凝肃。
“行了,这年纪学到这个进度,倒也不污了我朱家的门楣。
“三女,不如让阿岚作你媵娣如何?我瞧着,她也算是个懂事的孩子,生得不错,年纪也正好,有她陪着你,也不至寂寞。”
少女束在身前的手微微攥起,眼睫轻颤。
*
作者有话要说:
[1]CVB:中国试听大数据,广电出的一个统计有线电视、IPTV和网络播放的数据统计中心。相对来说数据最权威正规,但统计范围主要是央视和地方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