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8章 case发表!(第3/4页)
福利待遇还好,在这里待过的人,谁也不想再轻易去教学医院当牛马了。
“那你来啊,我把我的位置让给你!”李永军马上开口。
“我想来啊,但我的老师们不允许啊,而且,我不一直都在么?”
“还是再等几年吧,等我这边的架子都搭建好之后,我就常驻疗养院了!”方子业说着自己的规划。
这是方子业的真实想法。
“还得几年啊?”李永军的语气有些遗憾。
方子业说:“李老师,几年很短的,可能就是一两个课题的事情。”
李永军道:“几年时间是很短,但你李老师的既往人生不短了啊?我今年都五十一了……”
岁月催人老。
李永军已经五十一,自己的老师邓勇,都快五十五了。
包括自己的老师袁威宏,如今也是接近四十岁的中年,再也不是以前那个刚成为硕导的‘小年轻’了。
方子业也快三十二岁了。
方子业也清楚,李永军的一块心病就是多年前把他翻了的‘课题’,所以,哪怕一直看起来云淡风轻,其实这一生的遗愿也还是把当年那个课题做下去。
“李老师,五十一二岁,正是当打之年,还是拼搏的好年纪呢。”
“技术、理论、火候等,都正好达到巅峰。”方子业说。
“巅个屁,就只剩下快疯了。”
“不提这些了,好久没见了,今天晚上,你把聂明贤一起叫来,在我这边小酌两杯。”
“方教授能抽出空吧?”李永军问。
方子业闻言,道:“李老师,您这不是在骂我平时没来造访您么?”
“一定得令,我还把我老婆听竹也带来,拜访李老师您。”
洛听竹如今在疗养院的麻醉科单独带组了,压力很大,所以很少回方子业这边。
都是方子业在周末的时候多去洛听竹所在的疗养院宿舍,这才得以有空团聚。
洛听竹毕竟不是方子业,她只是个普通的天才,她虽然个人能力很强,有自己的临床组和科研组,可需要投入超大量的精力,才可以带得好两个组。
可不是所有人都像方子业这样,才带组的时候就有很多5级和6级技能兜底,什么事儿到了方子业这里,多是愁一阵子。
于更多的人而言,一个小问题,可能就困扰了一辈子。
这就是科学,这就是试验,这就是学术。
“不会怪我这糟老头子打扰你们造孩子吧?上个星期,我就拉你过来做了手术。”李永军没羞没臊地问。
方子业说:“李老师,我说有影响您还能让我过一个很舒服的周末啊?”
“对了,李老师,目前,我们这边课题组里面的case已经基本上确定发了,但论文可没有带您的名字啊?”
李永军说:“你自己带队搞的,带我干嘛?”
方子业道:“李教授,现在的这些东西都是我和其他教授合作的,但后续的神经埋养术,肯定是需要李教授您亲自参与的。”
“不然的话,我们可能会费更多的时间。”
“从无到有已经做好了,也就该考虑从有到好的事情了。”
“微电流刺激和桥接电极,只是功能从无到有的一个靶点,如何从有到好,那李老师您是跑不掉的。”
方子业的语气严谨。
其实啊,李永军并不是没有贡献,桥接电极可以研发出来,是他与聂明贤二人出了很多力的。
方子业在这方面,也就是口嗨几句关键,点拨几句。
“行吧,都被你方子业盯上了,我还能跑得掉啊?”
“更何况我一直都没想跑,到时候有需要,打个电话就行。”李永军说。
“李老师,还有一件事,我得给您汇报一下,你在手术前,一定要和患者交代清楚。”
“这个手术的成功率不是百分之百,有可能术后无效。”
“如果他们不想承担任何风险,且期待太高的话,早些另请高明。”
李永军道:“子业,你这种考虑在这里就是多余的。”
“疗养院里的运行模式就是顶级制,爱来不来,来了就是相信,可没有后悔的说法。”
“我们只负责提供顶级的技术,至于疗效方面,只要不弱于大部分医院的水平即可。”
“再说了,你觉得如果可以另请高明,这些人能不去嘛?”
方子业笑着回道:“那我就不知道了。”
“嗯,对了,还有一件事,那就是你这个科研助理啊,我觉得还不错,我就给他推荐给了创伤外科的房志宽教授了。”
“房教授也觉得还喜欢。”
“子业你怎么看?”李永军问。
“韩静宜还能被房教授看上?”方子业觉得格外意外。
房志宽教授是创伤外科的教授,他怎么可能看得上韩静宜这么个小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