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2章 无法复制!(第2/6页)

只需要投入的是等待的时间,方子业不怕‘浪费’一些时间……

……

同一时间,京都某动物实验室。

一个大龄中年从操作台上举着双手退出,而后长叹了一口气:“还是不行!~还是操作不了。”

台上的另外一个中年埋头继续观察,嘴里念叨:“家兔模型都是从汉市直接空运过来的,模型没有任何问题!”

“他们团队并未隐瞒课题方法,难道说,他们提供的数据和方法是错的?”

开始下台的人已经开始脱了手套,将其狠狠地扔进了垃圾桶里:“数据和方法都不是错的,这种东西没有必要瞒着。”

“他们开展这个病种的治疗,不是为了只有他们团队可以治疗。”

“而是,我们根本没有操作对地方,我们根本没办法重复他们的操作细节。”

负责记录数据的一个青年谨慎道:“两位老师,据我打听所知,方子业教授目前仅收治了三位患者。”

“可能他们之所以没有再收治更多的患者,就是因为这种治疗方案,存在术者依赖性。”

“目前的治疗方式,还没有研发到可以平移术式的阶段,所以方教授才非常谨慎地缩窄了收治病例。”

“脊髓内针刺电极的微电流刺激,以重新激活处于闭活态的通道,需要穿刺的位置必然是极为精准的。”

“脊髓内部,哪怕是毫米级的差异,都可能产生截然不同的效果。”

“若是这样的高要求和高标准,我们团队需要复刻这个课题,恐怕还需要方子业教授团队能够研发出来一套辅助器械。”

“毕竟,器械是唯一可以降低操作难度,操作准入度的工具了!”

在台上观摩的中年眉毛很浓很粗,此刻皱成了一把半圆弯刀:“可我们也切开过了啊,脊髓里面,也没有特殊的标识点。”

“他方子业是怎么可以知道穿刺哪里的?”

“难道他想穿哪里就穿到哪里?”

下台的大龄中年点了点头道:“不排除这样的可能性。”

“我记得,去年年会的时候,我在汉市遇到过华山医院的周工波教授,周教授说,以前他们科室遇到了一个恶性骨不连的患者。”

“后面是在方子业手里得到了愈合,而方子业教授治疗的方式就是局部穿刺给药。”

“华山医院的周工波教授后来也是经过这种思路,又开展了一系列的课题研究,研究表明,这种特别棘手和难缠的恶性骨不连,需要通过比较高端的穿刺术加局部用药,可改善治疗效果。”

“而治疗效果可能与术者个人功力有关。”

“到目前为止,周工波教授团队依旧没有给出特别精细的恶性骨不连患者的标准治疗方案,恐怕就是这一步没跨过去。”

“怎么我们骨科的治疗,还牵涉进了穿刺术这东西?”说话的中年格外郁闷。

浓眉中年长舒了一口气后,只能苦笑道:“王教授,看来,到了嘴边的饭我们都吃不下去啊。”

“现在这局面,我们能做的,要做的要么就是不断试错,要么就是等待了。”

“根据方教授团队反馈过来的信息,他们团队目前除了方子业外,也没有其他人可以替代方教授的具体操作。”

“思路是一回事,方法是一回事,可以把思路通过方法来操作出来,又是另外一种维度了。”

“脊髓损伤?还是太难缠了。不好对付的。”

王教授道:“小肖,你联系过方教授团队么?他们团队目前是否开放访问权限?”

“如果同意的话,我是真想过去临台看看他们到底是如何做这种课题的。”

“我们都已经重复了将近一个月,依旧没有丝毫进展。”

叫小肖的人忙说:“王教授,这个问题我还没有问,上次您只是让我问方教授团队是否方便匀一些家兔模型。”

“我明天应该可以给您回复。”

“那就问一下吧!”王教授摇头:“康教授,别僵持了,闭门造车是无用的。”

“还是去亲自问一句吧,如果方子业也觉得课题重复起来需要超高难度的个人操作的话,我们就只能搁置这个课题了。”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叫小肖的人听到了这里,更加谨慎地回问道:“王教授,比起研发出代替自己操作的器械,自己单独上手操作的难度还要小很多吧?”

“器械能保证所有操作者的下限,而要让所有人的操作下限都达到…”

小肖自己都笑了出来:“我反倒更期待方教授团队可以另辟蹊径!”

若外科如炒菜,那么主刀医师就是厨师。

研发一款菜品好不好吃本就很难,要把菜品教会给别人也不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