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8章 有钱不万能,无钱万不能(第3/7页)

有些思维的转变,刘煌龙应用不到如同方子业一般融会贯通,这还真不是他傻的问题,是思维层面还没到那么高的高度。

中南医院内的四肢微型循环仪的器械储备是非常非常充足的,基本上每个手术室都备有一份。

毕竟这里是‘理论产出地’,采购价格都比其他医院要低几倍,就只是完全的成本价。

微型循环仪拿到后,刘煌龙几人就快速地对双下肢的血流进行了截断,整个过程用了不到十分钟时间。

“我这边可以了。”刘煌龙道。

邓海波绕有所思地看了看刘煌龙刚装上去的微型循环仪,再与心内科的陶章教授对看了一眼。

“导管内接触性溶栓!~”

邓海波一声令下,溶栓剂自喷枪中窜出,肉眼可见地将投射屏上的血栓斑点给消融了,局部的血液流动得以恢复。

做完这一处的溶栓后,邓海波还特意看了一眼双下肢的手术切口。

依旧干爽如初,压根就不在一个体系内。

“这玩意这么好用?”邓海波的声音迟疑。

陶章则道:“真TM好用。”

刘煌龙低声呵呵笑了起来。

“……”

“……”

暂时可以无惧已经打开了的手术切口,溶栓的操作于邓海波和陶章等人而言,就不是什么高难度的操作了。

大概又用了接近十分钟的时间,两人将体内的几处显示出来的栓塞点都予以溶栓再通。

看着患者体内的血流信号在造影仪的显示下变得通畅,形成一道又一道喷射的湍流,邓海波的心情瞬间好转:“这下子应该是没问题了。”

“后面就算是截肢了,患者也可得保全一命。”

邓海波的感慨还没完,麻醉科的曾全明便忧心忡忡地道:“患者目前的基础情况并不好,他体内还有游离的栓子。”

“如果再发的栓子再大一些的话,可能连ECMO都会被它们卡住。”

“我的建议是先暂停手术,闭合手术切口,先转ICU内及时监护,做好止血。”

“先泛肝素化,对患者体内的凝血系统进行调化后再行手术治疗。”

曾全明的话如同是冷水浇进热火堆,喷得一地的“冷灰”,使得刘煌龙等人的呼吸都略显火灭灰溅的噗噗声。

“可是?”

“我们手术还没做完。”刘煌龙的声音迟疑。

曾全明作为麻醉医生,由随时叫停手术的权利:“先保命为重!~”

“曾教授。”刘煌龙还想再争取一下。

“我亲自给医务科打电话了。”曾全明道。

麻醉科的确有为了患者的生命安全考虑,在术中临时叫停手术的权利,这是法律赋予他们的权利。

方子业听了,也赶忙出声打断:“曾教授,您先等会儿。”

“我这边有个建议。”

“ECMO有多个接口,一般可以连接体内两到三套动静脉。”

“这个患者利用其中一到两套动静脉接口就行!~”

“我的建议是,另外一套接口,再连接一套微型循环仪,微型循环仪内部循环自成一脉,可以处理得了血液里栓子!~”

“或者,在血液进ECMO前,先将血液往微型循环仪里灌注一圈,这样更能保证ECMO通路后的血氧水平。”方子业说。

“你说能处理就能处理得了啊?”曾全明本能地反驳了一句。

有人再而三挑战他的权威,让他感到十分不爽。

不过曾全明说完又有些后悔,因为他才听出来那是方子业的声音。

“曾教授,您别生气,这并不是我说的,而是微型循环仪其实就是为了避免血栓生成,处理局部血栓设计的。”

“肢体离断后,保存患肢最大的障碍就是在于双下肢的多发节段性血栓,我们预设这种微型循环仪时,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处理和过滤血栓。”

“只有处理好了血栓,才能够延长断肢的保存时间!~”方子业有理有据地回应,而且还将最基本的核心原理列出。

曾全明闻言,沉默了下去。

ICU的张观景教授闻言则道:“曾教授,这位教授说的话在理,我们ICU经常接诊到断肢的患者。”

“他们的腿和手都是单独接微型循环仪随病人而走的,就是怕到时候断肢找错了人。”

“我们曾经特别研究过这个微型循环仪,发现它们在处理血栓方面的确很有一套。”

“我们科还在研究,如何用微型循环仪,对于表观正常,但血液处于高凝状态的DIC状态患者的血液系统进行净化课题。”

刘煌龙闻言补了一句:“张教授,刚刚说话的就是我们创伤外科的方子业教授,也是微型循环仪研发改良理论的主要负责人。”

“是方子业教授?”

“欸,方教授。”叫张观景的人似乎想要出手术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