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6章 坦然与不舍!(第5/6页)

“该做的事情,也都有了起头,即便最后这些事情都没有善终,但至少我做过了,只是做不完。”

“我唯一最可惜的事情是,我最想送东西的人,却对我送的东西无感。”

陈宋这都不仅仅是明示,而是PUA了,说方子业不尊重老人,更不尊重将死之人。

方子业闻言微微躬身回道:“陈院长,理应而言,长者赐,不敢辞。”

“可学生自觉人生也有限,专精一道尚且觉得时间不够,如果再去学另外一道,要么就是当作兴趣,浅尝辄止,这会辜负陈院长您的好意。”

“要么则是齐头并进,最后搞得不伦不类!”

“这会更辜负陈院长您的好意。”

“其三!”方子业并未给陈宋院长说话的机会:“我如今的思维,最本能最固有的思维就是现代医学,是我从十八岁就开始学习的。”

“如果我真的应承了陈院长您的嘱托,最后以现代医学的理论强行对中医进行解构,万一我在现代医学上还有些影响力的话?”

“更加后患无穷。”

“这时候,就不是辜负陈院长您的好意了,而是对不起陈院长您的好意,事与愿违。”

“陈院长,我经历过的每一种东西,都会实实在在地刻进骨子里,因为这是我的经历,擦涂不掉的。”方子业说完,恭恭敬敬地给陈宋院长鞠了一躬。

言辞恳切,字字句句都在理在纲,并非是犯犟!

陈宋依旧不答,只是回头看向方子业的表情中,充满着遗憾,嘴里轻声念叨:“恨不能早相逢!”

方子业则继续开解道:“陈院长,即便是早相逢了,或许您也看不上我。”

“中医讲究缘分,缘分到了,自然就遇到了。”

“既然事实已定,那么就是缘分不够,且也够了。”

“因为我必然是遇到了陈老中医您,知道了中医界还有陈院长您这样的人。”

中医是非常保守的,很多流派就是在这样的保守中走成了历史中的湮迹。

像陈宋这般,对自己专业内都动狠刀的,而且还是中医界内部的人,属实不多。

其实现代医学也非常保守,现代医学中很多教授,都不愿意相信中医的真实性,即便是一些院士,都曾公开说过。

中医的理论是过时了的,只有中药是好的,是值得研究的,但中医的理论,太过于形而上学,是过去式……

陈宋接着就没有与方子业聊其他的了。

方子业也仔细地问了陈宋院长相应的准备。

听到陈宋院长已经请了现代医学和中医界很多名医过来恩市后,方子业也就放下了心来。

陈宋可以坦然赴死,但也不会主动“求死”!

他摸到了自己的死脉,知道自己可能走向中医道宗的归宿,如果自己可以证实这一点,那么也就完成了每个中医的最后一程。

陈宋可以骄傲地告诉给自己的身边人,这就是死脉,这就是自己的所学传承,以后,你们摸到了这种东西,就知道它是死脉了……

陈宋也是能够实实在在地体会到什么叫“死脉”!

然而,如果陈宋在摸到了‘死脉’之后,又‘死而复生’,那么就代表着,经典中医中对于死脉的描述是不够完善的。

或许,以当时的水平,觉得一种状态和脉象是回天乏力,但随着时代的发展,所谓的‘死脉’也可以不用死。

那么‘死脉’这个脉象就需要被重新探讨和定义。

陈宋说到最后,声音略显慷慨激昂道:“死则死了,归于经典。”

“不死则不死,正好以我自身之力,仔细地体会了经典中的死脉之后,还可以想办法将其辨正。”

“以后的死脉,可以重新为其定义。也不妨碍我这一周遭的准备。”

“这或许,就是我这辈子最后的探索了!”

方子业回道:“陈院长,您也不必太悲观,您现在的身体非常健康,说不定一切都没有你所想的那么糟糕。”

“可能什么事情都没发生呢?”

陈宋闻言笑了笑,再没进行其他的辩驳。

如果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的话?

那么就更好了,他可以更加坦然地面对后续的一切,可以更加坦然地对“死脉”这种经典的脉象进行重新整理或者进行重新定义了。

最极端的逆转情况他都做好了准备!~

还会害怕无事发生?

方子业别过陈宋后,陈广白给方子业打了个电话,问方子业要不要出去吃个宵夜。

方子业婉拒了,回道:“陈老板,我刚吃完,而且吃得格外实在,现在一点东西都吃不下。”

“陈老板您要是想去吃宵夜的话,可以再喊一喊其他人。”

方子业可不认为陈广白真的会在这时候出去“吃宵夜”,他自己就是中医,自己家的老头子都‘死脉浮沉’,他还有心思去吃宵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