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划(第3/4页)
他这么一说,老庞不说话了。老庞知道谭彦这是有备而来。
“上周赵处和庞处分别带队开展了两项工作,第一项是整理了陈飞这些年的立功受奖情况。两个个人二等功,一个个人三等功,五个嘉奖。虽然不少,但是在全局范围内是不算突出的。第二项呢,是庞处组织了市局公安文联的那些人,广泛采访了陈飞的同事、战友和亲属,挖掘细节。庞处的工作做得很深很细,获得了不少一手材料。在这些材料中,我发现了一个感人的细节。”谭彦说。
“哦……”老庞恍然大悟。但谭彦却没给他发挥的机会。
“在陈飞牺牲之前,他曾经给儿子写过一封信。小曲,那封信在你那儿吧?”
“哦,对,我拿来。”小曲立马起身。他取过信,递给谭彦。
谭彦没接,冲他抬抬手:“你念一下。”
小曲展开信,清了清嗓子,字正腔圆地念道:“亲爱的儿子,这是爸爸给你写的第一封信。你马上就要上小学了,是个大孩子了。爸爸很高兴看你茁壮成长,很高兴你变得这么懂事。爸爸是个警察,平时很少有时间能陪你,不能像其他孩子的爸爸那样带你去公园,教你学英语。但你却没有落后,在幼儿园里还几次拿到了小红花。爸爸真为你骄傲啊。上了小学之后,你就是一个小男子汉了,你要更加认真地学习功课,还要保护好妈妈。妈妈的身体不好,你要多替爸爸看着她,别让她老那么辛苦地批改作业……”
这是一封父亲写给儿子的信,很长也很琐碎,听着挺感人,却达不到引人落泪的程度。但谭彦第一次看到的时候却觉得诡异。信是陈飞牺牲前的一周给儿子写的,信的内容似乎是在交代遗言,谭彦自然不相信什么鬼神和封建迷信,但他却觉得,在冥冥之中,人是会有某种预感的。他打断了小曲的阅读。
“念最后一段。”
小曲停顿了一下,翻到信的结尾。“爸爸希望你做个正直、热情、健康的人,未来像爸爸一样,也当个警察。儿子,爸爸永远爱你,爸爸以你为骄傲。”
信念完了,大家集体陷入了沉默。
“我怎么觉得……嗐……”老赵话说一半,摇了摇头。
“赵处,您说。”谭彦说。
“我怎么觉得这封信跟临终遗言似的,那么不吉利啊。”老赵也有相同的感受。
“我觉得这更像是英雄对儿子的一种托付,这是什么?这就是传承。”谭彦拔高。
“你觉得这封信能让听众感动?”老庞问。
“如果从咱们嘴里说出,自然很难让听众感动。但如果从陈飞的家人嘴里说出,效果就不一样了。”谭彦终于说出了他的计划。
“让他的家人说?是不是损了点儿啊?”老庞皱眉。
“我倒觉得这是个好主意。”老赵来了兴趣,“但就是他家人,能不能配合?”
“我找过他妻子了,他妻子同意配合。”谭彦说。
“哎哟,那就太好了,这个效果肯定不一般啊。”老赵拍着手。
“不会出什么问题吧,比如引起民警反感,或者家人临阵退缩?”老庞继续泼冷水。
“我觉得不会,我跟他妻子解释过了,这场报告会省里、市里的主要领导都会来,我们不但要掀起全市、全局向陈飞同志学习的高潮,更会借此机会给陈飞同志争取荣誉,解决家属的后顾之忧,而且在会后还会组织全局捐款。家属应该明白咱们的良苦用心。”谭彦说。
“你话说得这么满,把家属的胃口吊得这么足,如果哪一项达不到预期,可不要给自己挖坑。”老庞又说。
谭彦有点不高兴了,他知道这是老庞在跟自己唱反调。
“庞处,咱们是根据局领导的要求组织这场报告会,大家的努力都是出于一颗公心。对英雄的敬佩、对英雄精神的敬仰是我们工作的原动力。”
“谁不是出于一颗公心啊?我是觉得,这么设计是揭陈飞家属的伤疤,不太道德。弄不好会适得其反。”老庞加重了语气。
“出了问题我负责。”谭彦板上钉钉,封闭了话题。
此话一出,会议室就鸦雀无声了。大家面面相觑,看着谭彦和老庞剑拔弩张。
“得,你负责最好。你是牵头的副处长,报告会是好是坏就应该是你负责。”老庞拍案而起,一伸手,小刘就把他的手包递了过去。老庞瞥了谭彦一眼,扬长而去。
“嘿,你说老庞这脾气。大家不都是为了工作嘛……”老赵圆场。
“小刘,你师父是谁啊?”谭彦突然问。
“我师父?”小刘愣住了,不明白谭彦什么意思。
“他教你动不动就给人点烟、递包的?”谭彦把话挑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