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一章 年后
五岁大的孩子还小, 若和其他学生一样住在书院,一月一回怕是不成的。一是闹腾,二来这么大有的还想念爹娘爱哭呢。
这么小就启蒙多是世家子弟, 都是家中千娇万宠长大的。可书院先生也多是朝中告老的大臣, 来教书又不是来哄孩子的。
如果一直住着等到书院放假, 先生们也操心。
书院在城北松山上, 从定远伯府去书院来回一趟要一个多时辰,不过为了读书, 在林秋然看也是值得的。
林秋然问:“可要准备什么东西?”
小儿启蒙肯定得要书册纸笔,她怕准备得不全, 到书院之后缺这少那来不及。而且去书院读书要交束脩, 别的钱呢?
萧寻说道:“我都问了,启蒙的书册两本,一本《三字经》, 一本《千字文》。文房四宝要准备, 小儿用的就是。要交束脩、中午在饭堂吃也要拿钱,还有书院的衣服钱。汤圆中午不回来的话,还得交个住宿钱。”
束脩每季五两银子,吃饭和衣服钱不算贵, 加起来六两银。要是住宿, 哪怕只住中午,也得按季度交,一季二两银子。
来松山书院读书的不全是世家子弟, 也有慕名来求学的,钱不可能太贵的。林秋然如今是不觉得贵,可若放在以前,一年五十二两, 还不算书册笔墨这些,家里还真供不起。
林秋然点了点头,“还没过年呢,这些慢慢准备就行了。”
可算把孩子养大了,到要读书的时候了。早出晚归,基本上也是省心的。
汤圆在一旁听着,听完问:“娘,我哪天去书院呀?”
林秋然道:“二月初吧。”
二月份京城该开春了吧,去书院早晚坐马车,如今天冷,林秋然也不在乎早半个月晚半个月的,就当给汤圆放寒假了。
汤圆还是很高兴的,毕竟林秋然从前跟他讲过许多读书的事,有先生教,有同窗同伴,能一起学习一起玩耍。他对读书生活还是很向往的,“娘,买书和买笔墨我也要跟着!我能自己选吗?”
林秋然点了点头,这得备两套,万一弄坏了,还有一套应急的。
萧寻不禁摸了摸汤圆的脑袋,“到书院了要听先生的话,要遇见什么事回来告诉爹娘,我们不惹事也不怕事。”
萧寻是武将,自然希望汤圆能够硬气些,不受欺负。
林秋然看萧寻,这还没去书院呢,就担心孩子受不受欺负了。不过萧寻说得也对,是该硬气些,不管汤圆是男孩还是女孩,不能欺负别人更不该被别人欺负。
林秋然道:“以后中午就睡在书院了,也在书院吃,不可挑食,不可在书院饿着肚子,等晚上回来吃饭。”
汤圆有点无奈,他叹了口气,“知道了知道了,我这还没去读书呢,你们等我上学前一晚再嘱咐我也不迟的。”
林秋然在心里叹了口气,以前总在眼前,这要去读书了,她还有点不习惯。
她把萧寻带回来的入学帖子收好,便让汤圆出去玩儿了。
林秋然看着他蹦蹦跳跳出去的身影,等他一走和萧寻道:“今儿去了安阳侯府,他还算知书懂礼,也很听话。和老夫人说了会儿话,喊的是曾外祖母。”
如今是按林秋然这边论的,日后萧寻见了,也能喊。
萧寻嗯了一声,林秋然道:“老夫人和安阳侯夫人都给了汤圆见面礼,回来的时候,老夫人还给我和娘带了礼物。”
分了两份,云氏告诉她哪份是给孙氏的。孙氏和萧大石将萧寻抚养成人,可秦氏却不能当面感谢,送些礼物聊表心意。
林秋然回来后就去寿安堂吃饭了,然后萧寻就回来了,礼物还没来得及拆。
萧寻点了点头,冲林秋然笑笑,“这样挺好的。”
林秋然道:“我去看看里面都有什么,你也一块儿看看。”
林秋然拉着萧寻去看,一个盒子面是燕窝,这个家里的确不常吃,以后也可以常买。一盒药材,大约是给萧寻的,里面有人参灵芝,都是名贵之物。
另外的就是给林秋然的了,是两套瓷器。相处得久了,自然能察觉出来她喜欢什么。
林秋然笑了笑,“也给你也弄一个库房吧,放你的兵器药品,日后取用也方便。”
家里有公库,林秋然、孙氏、汤圆都有自己的库房,萧寻也该有的。
萧寻目光柔和几分,“这你安排就好,在你库房给我分点地方也行。”
林秋然还是决定给他安排一个库房,往后日子还长,东西肯定越来越多的。
萧寻不怎么管家里的事,估计连库房里有什么、家里有多少钱多少宅子田地都不知道。
萧寻是放心自己,她也该好好打点让萧寻放心才是。
*
还有几日就过年了,林秋然看完东西忙着给各府送年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