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九章 曾外祖母(第3/4页)

萧大石觉得和孙氏说不通。

林秋然并非觉得人不会改变,可是往前那么多年,萧寻死讯传回来都没露面,指望现在能指望什么。

无雪中送炭之情,等萧家发迹了才凑上来,说没有别的用心,谁能信。

老宅的人对孙氏萧大石二十多年一直那样,白氏几人林秋然也见过的,

要她是孙氏,也不会信他们短短数月就洗心革面了。

尤其他们最对不起的是孙氏,孙氏在的时候不表现,等孙氏一走才这样,还不是因为萧大石没主意,是个耳根子软的。

不过倒是学聪明了,知道以退为进,也知道徐徐图之。把萧大石哄高兴了,多少钱都有。送个饭就能拿钱,多便宜的买卖,这才三个人,没住进去,可越这月就越能证明他们心思重。

如今拿银子,之后要拿什么,拿宅子拿铺子,恨不得扒着萧家身上吸血。要是不管,日后说不准跟到京城来。

萧大石可以回去看看,若是没钱,老宅的人是怎么对他的。

当然,他如今愿意走,是觉得有退路,那就让他走好了,之后再想回来,也没那么容易。

萧大石对萧寻有养育之恩,肯定不能不管。但肯定以后不会如现在这般自在,现在给孙氏每月十两银子,萧大石不给钱就成。

林秋然其实也想不通,萧寻这般争气,老宅的人没什么本事,从前又是那样待他。萧大石却愿意舍了儿子回余安,真不知他是怎么想的。

难道盼着孩子光耀门楣,却又怕孩子太出息,自己管不住,不听自己的话?

林秋然轻叹了口气,她看孙氏,孙氏气得不行,饭都不想萧大石吃。

林秋然笑了笑,劝道:“娘,马上就过年了,先把年过了再说。爹若在京城吃不好喝不好,等回余安,看爹瘦了,老宅那边怕是要心疼。”

林秋然的话没起什么作用,反而让孙氏更气了,恨不得今儿就把萧大石送回去,可这么多年情分,萧大石刚过来,真让人在路上过年,她也不忍心。

孙氏眼眶发红,“先吃饭吧。”

汤圆回来已经把这事给忘了,高高兴兴吃饭,还给四人都夹了菜。

不过萧寻孙氏萧大石这顿饭吃得就不舒心了,萧大石有些后悔,毕竟家里日子好,可日久见人心,这三个月来,老宅的人对他不错。自己家里人,萧大石不想孙氏他们瞧不起。

他自己单过又不丢人,孙氏不依不饶的。

孙氏是没心情,萧寻则是想不通,他们难道比不过老宅的人吗。

吃过饭后二人回到正院,林秋然道:“等回去一趟就知道了,若是真对爹好,那也是好事儿。”

不过林秋然觉得这个可能性不大。

如今发现得早,还没酿成大错,看赵庭岳就知道了,仗势欺人的有时比有权有势的还可怕。

萧寻点了下头,“让你费心了。”

林秋然:“早该带爹过来的。”

不过看萧大石的样子,这两年他也回萧家村,估计以前也贴补过。

她不再想这事儿,下午她要去一趟金鼎楼,铺子已经装好了,年后开业。她先去了趟书房写帖子,写好后让下人送去安阳侯府。

她明日要去安阳侯府送年礼,这事其实能让下人做,不过秦老夫人对她很好,就算萧寻和安阳侯府没关系,她也应该知恩。如今赵庭岳进了大理寺,她过去送个年礼是无妨的。

林秋然也想带汤圆去,让老人家高兴。

临走前林秋然不忘提醒萧寻,“汤圆读书的时候你也上街点心。”

这些日子,萧寻忙,林秋然就没催,如今清闲下来,这事肯定得办好了。

汤圆下月十五生辰,等开春了该去上学了。

萧寻点点头,“好,明日这事我给办好。”

林秋然去了金鼎楼,铺子在城南,离这伯府有些远,伙计帮工这些日子都给找好了,切菜的帮工请了两个。锅碗瓢盆等物都置办妥当,家里做的腌菜调料等物这些日子也尽数送到酒楼,晚上留两个人在这儿看门守着。

铺子比鱼安的大一些,不过如今只能慢慢来。京城酒楼是多,但只要没人恶意排挤,林秋然还是相信自己手艺的。

在外面转了两圈,林秋然瞥见了老金涮肉,想了想,她回府接人去了。

中午几人都没吃好,晚上可以出来吃。

汤圆早些就和萧寻说过,这个涮肉好吃,今儿也算实现诺言了。孙氏是不爱出门,因为京城比余安冷,但今天也出来了。

就留萧大石一个人在府里里,让厨娘给他做点吃的。

好好的日子不过,孙氏心寒。

晚上一家人在涮肉铺子吃的,漂亮的铜锅,上头飘着羊肉,锅开着,一直冒泡,除了羊肉,还有汤圆喜欢吃的冻豆腐粉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