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 父子(第2/3页)

汤圆把脑袋转向萧寻,萧寻笑了笑,“爹一个人叠三个,忙不过来,汤圆帮帮忙。”

汤圆嗯了一声,不然能咋办,娘不管,那他岂不得陪着。

萧寻觉得林秋然很厉害,若是他,大约会说你去问你爹管不管,当然他也不敢管。汤圆很听话,不闹腾,被子叠得也快。

林秋然把衣裳穿好,等父子二人收拾好后,叫丫鬟进来给自己梳头。

今儿林秋然选了简单朴素的首饰,看着铜镜里的自己,她对另一个丫鬟道:“你去看看老太太醒了没,若是醒了就给请过来用饭。”

昨儿孙氏是自己睡的,也不知道习不习惯,吃饭的时候还得问问。

孙氏过来得等一会儿,林秋然就去梳洗了,等梳洗完,顺便去书房给安阳侯府的老夫人写了信。

等这些弄好,汤圆已经洗好了,孙氏也过来了。

孙氏脸上带笑,看起来精神不错。

林秋然问:“娘昨儿睡得可好?”

孙氏:“挺好的,一晚上没做梦,暖暖和和的。”

她说完又看向窗外,萧寻在院子里带汤圆练武的,林秋然刚过来的时候也看到了。

汤圆裹得严严实实,在扎马步。萧寻有练武的习惯,不过看起来更像大的在练武,小的在一旁捣乱。

有时汤圆站不稳,萧寻还得伸手捞一把。

这样的场景好像很普通,就是爹带着儿子练武,但孙氏依旧看得津津有味。

林秋然也看了一会儿,这才叫孙氏,“娘,该吃饭了。”

孙氏笑了笑,招呼父子俩,“成了成了,别练武了,吃饭了。”

桌上有不少吃食,有从外面买的,也有厨房早起做的。做的就是在余安常吃的那些包子、大饺子、馄饨。

煮了粥,是咸口的皮蛋瘦肉粥,这个林秋然喜欢喝。

还有京城特有的吃食,有炸焦圈……

不过林秋然他们吃不太惯,平日也不摆,今儿为的是让萧寻尝尝。

汤圆喜欢吃馄饨,还能吃大饺子,这是萝卜丝馅儿的,里面有切的碎碎的炖五花肉,瘦肉软肥肉也不腻,吃着可香了。

汤圆能吃七八个馄饨,然后再吃两个大饺子,当然馄饨还得放多多的油辣子,醋他也喜欢,能把汤都给喝了。

萧寻也喜欢油辣子,反正吃哪个都能沾一点。孙氏不禁在心里感叹,这可是亲父子俩,爱吃的都一样。

汤圆还不吝啬把自己的分给萧寻尝,“爹,这里面放醋再放辣椒油可好吃了,这还有虾仁,我最喜欢虾仁儿了。你看汤里还有小虾米,这是一家虾。”

萧寻尝了一口,“好吃。”

林秋然记得,昨儿萧寻刚回来的时候,汤圆还躲在她身后,隔一会儿看看萧寻的。

说起吃的汤圆就滔滔不绝了,他道:“爹,还有一个麻辣烫,娘煮的,也很好吃的。还有一个老金涮肉,也好吃,不过得多放辣椒油,不然吃着苦苦的。娘调的芝麻酱最香最好吃!”

说着说着他看了一眼林秋然,这个他不会做的。

林秋然道:“有空给你爹做,那个涮肉有空也带你爹去吃。”

汤圆笑了,“娘真好!”

萧寻道:“多谢汤圆,也多谢秋然。”

等吃完早饭,汤圆和孙氏一人喝了碗牛乳。

汤圆对这个接受上良好,不觉得有腥味,孙氏觉得不咋好喝,但林秋然说这个对身子好,所以祖孙俩都一起喝。

这样也有伴儿,汤圆喝完还会监督孙氏,祖孙俩看着也有几分意趣。

林秋然让丫鬟给萧寻也拿一杯,萧寻道:“汤圆喝就成。”

林秋然道:“有许多呢,你也喝吧。”

这能养身子,家里现在不缺这些,林秋然是不太喜欢这味道,不过偶尔会做些双皮奶姜撞奶吃。

他们喝的时候林秋然吩咐丫鬟去了库房,拿两盒十三香,然后又让丫鬟出去买两盒点心,顺便把信给安阳侯府送去。

今儿要去应家,不能空着手上门。哪怕要送银子,什么都不拿也不好看。

汤圆看林秋然出门也想跟着,林秋然道:“我们有正事,你在家里和祖母待着。”

应大哥不在,应家正难受,带汤圆去不合适。

汤圆乖乖点头,林秋然不让他去他就不去,他也知道说再多话都没用,可能还会挨打,听话就是了。

萧寻还有些诧异,这孩子就这般听话,几乎是林秋然让他做什么就做什么。

等丫鬟买回点心,林秋然把东西清点好,对萧寻道:“走吧。”

上了车,萧寻告诉林明应家怎么走,从城东到城南,离得有点远。

一路上,二人也没说什么话,等到了应家附近,他们下了车。

这是城南,宅子很多,一座挨着一座,本来林秋然以为要打听一阵,可一下车,就看见一家屋顶伸出头的白幡和招魂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