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五章 初到京城(第2/4页)

汤圆闻言眼睛都亮了,红烧肉麻辣兔丁酸汤鱼狮子头,通通飞到他嘴巴里。

林秋然无奈一笑,“娘,我们出门,一切以简单省事为主。”

而且都赶了一日路,坐了一日马车,林春她们几个也累得不行。林秋然不想动弹,客栈的饭菜又不是不能吃,非另做干什么,巴不得告诉别人,家里有一个招人疼的孩子。

孙氏赶紧点头,“也成也成。”

汤圆眼里的光芒黯淡下来,林秋然心里莫名有些火气,不提什么事都没有,提了让汤圆失望,倒像她这个做娘的不愿意对孩子好一样。

林秋然耐着性子哄道:“汤圆,今儿晚了,明儿到京城,我们吃铜锅涮肉,这是答应好的。今儿晚上把这些吃完,不可挑食。那句诗不是说,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林秋然哄了两句,“汤圆这些日子多乖呀,今日可是在外的最后一天了。快吃饭吧。”

汤圆点点头,林秋然给他夹了些菜,也都乖乖吃了。在外面,林秋然也没和孙氏说以后不要这样,而且萧大石不在,她怕说孙氏心里不好受。

一千多里跟过来,又是疼孩子,以后再有再说吧。

次日又是赶路,天气阴沉,寒风吹在脸上,冰凉刺骨。徐镖头说京城偏北,下雪早,每年十月份就下雪了,当然,开春也晚。

徐镖头说起京城时,眼里有热烈的光。走南闯北多了,见的东西多了,自然觉得京城好。

马车驶过越来越宽敞的官路,穿过城门,停在的京城的四季客栈门口。这家客栈徐镖头常去,假期那不算贵,老板也仁义,看他的面子上还给便宜了些钱,他权当回报那两罐儿辣椒酱。

徐镖头道:“行了,这就到了,我们还留京城几日,也在这个客栈住,若有事来寻好了。”

林秋然痛快把尾款结了,徐镖头见了银子,眉开眼笑的,不过这钱不都是给他的,他得回去分钱去。

林秋然道:“是有两件事,徐大哥若回余安,可否帮我捎封信。”

徐镖头:“好说,还有呢。”

一封信不占地方,捎着就是了。

林秋然道:“京城哪家铜锅涮肉好吃?”

她答应要带汤圆去吃的。

今日很晚,肯定不会去找宅子,而且有丫鬟小厮,不用林秋然自己去看,问问这边吃食,一会儿好去吃。

徐镖头道:“老金涮肉就不错,就在后面那条街,离得近,里面肉是按斤称的,你们这个时间来得好,有冻羊肉,能切出可薄可薄的羊肉卷来,比鲜肉嫩,其他季节可没有。烫几下久又香又嫩,蘸的还是芝麻酱,咱们余安就不常吃芝麻酱,其实可香了。”

这倒是真的,林秋然在余安只用香油,芝麻酱是很少见。

她道了声谢,“多谢徐大哥,劳累一路,你们也好好休息。”

徐镖头笑了笑,“嗯,以后有什么需要还来找我就是,京城也有余安镖局。”

但就是名不见经传的小镖局。

林秋然点点头,等把行李都搬进客栈,又把车夫的钱给结了。留了丫鬟看东西,她带上林明和另一个小厮,跟孙氏汤圆一块儿吃饭去了。

冬日天短,刚刚太阳落山,收拾了会儿东西出来,天就已经黑了。

万家灯火点缀长街,豪华的马车从街上驶过,不知哪处酒楼飘出凤箫声,曲调悠扬婉转,路上行人有穿布衣,有穿绸缎的……

男子高声谈笑,女子头戴华丽饰物,走过时香气阵阵。

汤圆有些好奇,又有点怕,他往林秋然怀里躲,想要抱。林秋然把他抱起来,又对孙氏的道:“这儿的确比余安热闹得多,娘,我们也走吧。”

孙氏没见过这样的场景,马车一辆接着一辆,在余安只有顶有钱的家里才有马车。而且根本不是一样的车,这边车什么样的都有,看着又大又好,有的马车上还挂着字牌,而萧家的就是普通的青葱顶马车。

孙氏觉得,在余安萧家日子顶好,可出来见了世面,他们就好似乡下人进城一般。

这街上还有三层四层的铺子,什么都有。

孙氏跟上林秋然的脚步,几人按照徐镖头所说去了后街。后街更热闹,饭馆酒楼吃食多得数不过来,那老金涮肉也显眼,大大的牌匾上头挂着四个灯笼,正好照着四个大字。

客人进进出出,都不用伙计在门口揽客。

一进去,孙氏就忍不住道:“怎么随便一间铺子进来,都跟金鼎楼差不多大呢。”

林秋然在外看这是二层铺子,进来也有人往二楼走,一楼二十几张桌子,她想得和孙氏一样,随便一间都跟金鼎楼差不多了,再想想京城人多,商客多,达官显贵更多,就不觉得奇怪了。

林秋然道:“是呀,娘,我们这几日多看几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