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章 赶路(第2/3页)

好在价钱还算合算,林秋然也就住了。

这是余安的镖局,徐远珩给介绍的,林秋然还是信的。一路过来的风景不同,有时汤圆都忍不住说道:“娘,我还以为余安啥都有呢,但这个我就没见过。”

有的树余安就没有,但今日汤圆说的是湖川当地的一样特色吃食,林秋然也没见过。

今日赶路的时间短,下午就到客栈了。镖师说明日要多赶路,得早点出发,争取天黑前到下一个歇脚的地方。

但天还没黑,在客栈待着也是待着,林秋然就带了人,带汤圆出来转转。

她给汤圆买些当地吃食玩具,干粮剩得不多,得买够了三日吃的馒头,不然路上得饿肚子。虽然会歇脚,但也得防着不在客栈睡的情形,所以买得多。

林秋然:“这不就见到啦,汤圆还小,以后会见更多东西的。”

简单转了转林秋然就带汤圆回客栈了,早早睡下次日天还没亮就启程。中午就在荒无人烟的地方停下休息,有水能歇会儿吃饭,镖局的几个功夫好,有的已经去河边看有没有鱼了。

林秋然让林明带汤圆去转转放风,今日大半日都在外面,但汤圆没抱怨过枯燥乏味,是个乖孩子。

在车上,他要么自己玩玩具,要么听林秋然讲故事,还能笑嘻嘻地逗孙氏高兴。

但乖是乖,还是盼着下车的,一下车汤圆就跑了,他二师兄也跟了上去,就是林秋然的二徒弟,今年十四岁,家里让他跟着林秋然学手艺。

林秋然看着三人跑闹,心里感叹汤圆听话懂事,这孩子……

马车就停半个时辰,林春林莺去溪边烧饭。

林秋然让孙氏也下来走走,“娘,你动动,不然一直在车里待着难受。”

孙氏慢慢下车,她感觉自己的骨头都坐硬了。还是大宅子好,马车也忒小了点。

在马车不像在家,还有黄历能看。在车上,只能看着太阳升落算日子。孙氏有时都恍惚,“你说咱们出来几天了,这是到哪儿了,何时才能到京城。”

林秋然也不知,她让林夏去问镖头,林夏很快就回来了,“大娘子,这是禄州城的村庄,咱们这才刚走了半月路,还得半月呢。”

孙氏:“还有半个月啊……”

孙氏已经走够了。

镖头过来了,“大娘,林娘子,这算快的了,一路天气好,也没因为下雨耽搁,不然还得晚。”

孙氏点了点头,八月底来的,今十四,还有半个月呢。

孙氏抻抻胳膊,又活动活动脖子肩膀。

等林春那边饭菜烧好,林秋然招呼孙氏吃饭,林明拉着汤圆过来,镖局那头已经烤上鱼了,两边分开坐的,镖师出门多,在野外会生火做饭烤鱼。

闻着挺香,不过这边无一人眼馋。

林秋然他们还是第一天在外面吃,前些日子都在车里,今日天气好,又有水,就煮了饭。

吃得简单,就煮了锅汤,炒了两盘土豆丝,煎几个鸡蛋,把买的馒头热热,就成了。

汤圆不嫌这个简单,他从溪边洗了手,擦干净,认认真真把馒头分成两半。

中间分开有两面,他拿了个勺子舀上林秋然做的剁椒酱和烧椒酱,一面一样,这馒头用锅热得软乎乎,汤圆一边涂一边吹手指。

馒头还会咬人!

孙氏想帮忙,汤圆道:“祖母,我自己来就行了。”

然后又郑重其事地抹酱,抹完酱,又开始放炒的土豆丝、肉松、煎得金黄的鸡蛋,一个馒头被这么一塞,直接胖了一圈儿。

汤圆却不嫌大,他满意地舔舔嘴唇,张大嘴比了比,然后照着比过的地方咬了一口。

看他嘴大还是馒头嘴大,他比馒头还会咬!

车夫和镖局的人看看那边,香味顺着风飘了过来,压过了鱼香。

他们看看自己烤的有些糊的鱼,不约而同地咽了咽口水,心里还感叹,不愧是家里是开酒楼的,孩子还这么小就这么会吃。

林秋然当娘的,就更会吃了,剁椒酱抹匀,一个煎蛋两筷子土豆丝,加了肉松,然后还放了半个流油的咸鸭蛋。

鸭蛋腌得很香,里面金黄流油,已经泛沙了,做粥常用这个。这回出门孙氏带了不少,就馒头就粥吃,都很好吃。

看着流油的咸鸭蛋也被夹在了馒头里,不知道有多香。

几个镖师走南闯北,活虽不轻巧,可每年赚的钱却不少,从不亏着自己的嘴,金鼎楼都去了多少次了。但出门在外,简单凑合是常事,今儿他们也不想吃金鼎楼的红烧肉,他们就觉得馒头香。

汤圆看林秋然做,这会儿后知后觉,“娘,我没有放咸鸭蛋,能不能给我咬口你的?”

林秋然就给他咬了口,汤圆眼睛一亮,嚼嚼嚼咽嘴里,“娘,放咸鸭蛋的更好吃,里面口感好丰富呀,什么都有,土豆丝脆脆的,蛋黄软软的,肉松香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