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 长大(第4/4页)
爆炒几下,这道菜就好了。
林秋然盛菜时瞥见了帘子缝里的汤圆。
林秋然笑了笑,汤圆小声喊道:“娘——”
林冬回过头,也瞧见了,然后低头笑笑,拿了碗筷去蒸笼捡了两个牛肉蒸饺,然后过去递给汤圆,“去隔壁屋里吃,吃完再过来。”
汤圆点点头,“娘——那我走啦——”
林秋然:“去吧。”
汤圆抱着碗去了隔壁,孙氏这会儿也进来了,她不用干活,盯着汤圆就是。这么大的孩子也好看,带着玩一会儿就是。
林秋然把菜放到托盘上,“林冬,一会儿史掌柜来了,告诉他十个蒸饺记我账上。”
史掌柜和她做生意,这一年多来为铺子做尽打算,占的分成由原来的一分到了五分。
虽然说一只饺子不值什么钱,可账该弄清楚算明白,不能白占人家的便宜。
一年多的时光,林秋然并没有开分店,而是让金鼎楼在余安站稳脚跟。原来最大的酒楼是醉春风,但自前年起生意就不太好,去年关门了。
地方还是那个地方,但换了一个新的酒楼,也不知老板还是不是原来的,换了新的后生意也不比从前。
然后就是林秋然收了四个徒弟,三个男子,另一个是婉娘,林秋然一直教他们做菜。
这个时代讲一日为师终生为父,若是背叛师父,那是会被世人戳脊梁骨的。
林秋然觉得不能总买人,而且林冬几人年岁也大了,到了议亲的时候,她们本来就是奴籍,若以后再嫁个小厮,一辈子就这样了。
林秋然收的三个徒弟人品不错,若林冬她们不愿意,她也不会逼,以后路也长,没必要非成婚嫁人,只是多给条路而已。
陆凡几人还在,就是做菜不好吃,不然林秋然也会先考虑收他们做徒弟。不过他们干活很久,对铺子也有利处,所以这两年来工钱也涨了。
陆凡赵兴都是一两银子一个月,再算上铺子的节礼年礼,一年到头也不少。
如今酒楼每月有二百多两的利润,林秋然能拿到手二百一十两,差不多就是这个数。
两年下来,酒楼的钱加上香料和五芳斋、于婶儿、杨娘子那儿,每月多的时候四五百两,少的时候三百多两。
赚得多,花销也多,林秋然又买了一百八十亩地,加上原来的二十来亩,凑足二百亩。
新买的分别落在萧家村和林家村,这就花了五百两银子。
家里还添了辆马车,去酒楼驴车够用,但是风吹日晒少不了,驴车也不便。要是出远门还是有辆马车方便,正好林明会驾车,林秋然就直接买了。
再有逢年过节添衣裳首饰,家里再置办些东西,林秋然手里有六千多两银子。
在余安跟徐家比不了,但已经算是富户了。
不过财不外露,林秋然出门做菜衣着依旧朴素,不用她做菜时会打扮一二,但也往素净雅致打扮,不会穿金戴银。
孙氏萧大石如此,对汤圆也是如此。
昨日史掌柜买了牛,因为牛肉不常见,其他人不会做,都是林秋然来的。一忙就是一个多时辰,期间汤圆又掀开一次帘子,小声着怕打扰她们干活,“娘,我还能再吃一个。”
四个他是吃不下了,三个成,晚上不吃别的饭。
林秋然就又给他拿了一个,“你去问问你祖母,这会儿要不要吃。”
汤圆去的快回来得也快,“祖母说娘先忙,她还不饿。”
林秋然点点头,孙氏回去吃也成,也有给做饭的。
这一忙就到戌时三刻,孙氏带汤圆回去了,一楼就剩两桌客人,菜也都上去了,林秋然能歇会儿。
林冬几人也累得不轻,今儿楼上有七桌客人,有人家办喜事,还挺忙的。
等客人都吃完,史掌柜几个收拾桌子,请的洗碗工忙着烧水刷碗。
林冬几人把剩的肉菜盛出来,看着不太多,又做了两道菜,端出去见几人还在收拾,她道:“先吃饭了。”
史掌柜把东西放下,他道:“先吃吧,在一块儿吃不了几顿了……”
史掌柜语气有些伤感,陆凡赵兴也都低下头,史掌柜叹了口气,“林娘子,你真打算走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