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 寄信(第2/4页)
装潢是为了铺子,所以就记在了铺子下月账上,而买铺子的钱虽然也和铺子有关,但毕竟家里买的,和史掌柜无关,就单算了。
利润分成,账目必须清楚。后日动工,先给一半钱,食肆管两顿饭,都是商量好的。
徐管事是知道徐远珩愿意林秋然把生意做大的,还特意写信告诉他这个消息。
徐管事忍不住感叹,林娘子也了不得。
下午,赵兴来得早,肩上挂着条布巾,擦擦这儿扫扫那儿的,他还问了问史掌柜,“掌柜的,咱铺子天天这么吃啊?”
史掌柜摸着下巴道:“也不是,得看菜能不能剩下,今儿的红烧肉姜母鸭就是剩的,要是没有那就没得吃,简单的时候就炒个土豆丝,做个手撕白菜。”
新菜得看林秋然想不想吃,她要想吃就做,不想吃就不做。他们就是伙计,想吃可以掏钱买,婉娘就这么做过。不过婉娘家里两个赚钱的,日子好过。
赵兴眼睛一亮,“土豆丝也行啊,我以前都没吃过这么好的。”
史掌柜狐疑看了他一眼,“你这……赚得也不少,咋对自己这么抠搜。”
瘦瘦巴巴,还没汤圆胖乎呢。
茶楼就在食肆边上,竟然不来下个馆子。
史掌柜这是在食肆干活,平日就能吃到,不然肯定来的。
赵兴一笑,“攒钱娶媳妇呗,你看我长得矮,身板也不够厚实,家里又没人。要是再不省吃俭用攒点钱,那就更娶不上媳妇了。”
赵兴落落大方,眼尖看见来人了,忙摆摆手,“不说了不说了,来客人了。”
史掌柜觉得他挺能干,一个人能顶俩人的活,要是一个月都这样,那这赵兴算是选对了。
下午赵兴干活也很利索,晚上生意不错,多了个人,前头各司其职,有条不紊。打烊之后赵兴几人还帮着把铺子收拾好,林秋然把锁落了,和林冬回家。
萧大石今儿来接的,他没啥事就管拉车接送。
对林秋然来说,忙了一日,尤其做菜的时候都是站着的,一天下来累得不轻,能坐车回去比走着轻巧。她出月子才多久,肚子上的肉已经下去不少了。
到了家,林秋然先去看汤圆。今儿她是赶上了,汤圆醒着,正乐此不疲地抬头,还想翻身。
不过他劲儿还小,手往一边够,但怎么都翻不过去。翻不过去也不急不恼,再试第二次,直到看到林秋然回来,又乐呵呵地咿咿呀呀。
林秋然勾了勾他手指,汤圆就伸着手要抱,她把汤圆捞怀里抱着,“许娘子,翻身不急,他自己翻着玩就算了,别帮着他翻。”
林秋然不想揠苗助长,这还不到两个月,大约是想抬头之后就闲不住。
林秋然嘱咐许娘子她们,“这会儿他好动,得看紧一点。”
躺了一个多月,也够了。林秋然贴贴汤圆的脸,汤圆长得快,她这个当娘的,有时候都没注意到,汤圆就学会一样本领。
汤圆嘴里哼哼,林秋然也听不懂,“走,我们看看你爹给你寄了什么回来。”
林秋然抱着汤圆回屋,给床上铺了几层尿布后给他放在了床上。
她还是很希望汤圆有个疼他关心他的爹的,她不知萧寻都寄了什么,万一没有汤圆的东西,那也无妨,反正汤圆不记事。
地上摆着两个包裹,有一个是长条形状,林秋然打开看是几匹料子。
两匹花样鲜亮时兴的,一看就是给她的。还有一匹颜色老沉的,是给孙氏萧大石用的。
几尺蓝白相间的棉布,估计是给汤圆的。
这些料子林秋然在余安没见过,估计是胥州的。
另一个包裹里是四个木匣子,有买给汤圆的玩具,拨浪鼓泥人还有小风车,这些汤圆都有,不稀奇,较为稀奇的一个是上好发条会动的小狗,林秋然在这个时代都没什么能玩的东西,她忍不住给拧上发条,看小狗在地上跑了两圈。
然后才给汤圆看,“汤圆,快看,这是你爹给你寄回来的。”
这小狗不错。
汤圆就是属狗的,还有个小狗布娃娃,但做得不太像。
林秋然笑了笑,打开另一个匣子,里面几朵绢花,两支花钗子,还有一封信。
林秋然没立刻读信,而是看了别的匣子,一个里面装了药材,大约是自己受过伤也给家里备一些,不过林秋然不懂药材,不知有何用。另一个装着八两月钱,都是碎银子。
萧寻自汤圆出生走后就没回来过,林秋然把钱收下,这是家用。
东西看完,林秋然招呼孙氏进来,“娘,这些是萧寻寄回来的。”
林秋然不会做衣裳,料子让孙氏拿去了,药材放库房,但愿没用得到的时候。信林秋然先看,要是有告诉孙氏他们的话,她再读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