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徐远珩(第3/4页)

再有,徐二公子的确帮忙解了围,再做一次菜也无妨,她又不是不拿钱。

只是她担心等徐二公子离开余安,徐家大公子又找上来。今日她梳着妇人发髻,这都会问,若知道她夫君没了,兴许会招惹更大麻烦。

林秋然摸了摸小腹,当初决定留下也有这层担忧,原身长得不错,身边有家里人肯定好些。

两兄弟好似不太对付,不过徐二公子虽帮了忙,但也不一定就是正人君子。

林秋然想了一路,等到回家后孙氏问她可顺利,林秋然道:“挺好的,就做了两道菜,还多给了一两银子赏钱,明日我再过去一日,雨也不会一直下,还是得卖菜。”

林秋然隐去了在徐家发生的事,孙氏笑笑,“那可是好,你说在徐家都赚了这么多钱了,可真是有钱,还大方得很。”

孙氏也觉得还得卖,给徐家做菜拿的钱多,可不长久呀。摊子赚得少,可跟别人、跟萧家以前比,也不少了,做事儿还是得本本分分的。

林秋然点点头,她出来做菜,雇主满意,也都会多给些,于家庄多给一钱,王家也是,不过眼下看下来徐二公子的确是最大方的。

林秋然对孙氏道:“娘,明儿上午去我铁匠铺子一趟,家里有钱了,我想打几把趁手好用的刀。对了,明日晚上若回来晚,你去迎迎。”

本来她也想打几把刀,可是一开始没余钱,前些日子也没空。这些日子卖菜做菜又攒了些,她决定把刀打了,日后去别处干活,能更趁方便省力。

再有,有的人家切生切熟都不分开,这个林秋然是真习惯不了。明儿过去看看,有合适的直接买,没有就打。

孙氏是有些担心,“咋了,是有啥事儿?”

林秋然笑着摇摇头,“娘,我没事儿,就是大户人家规矩多,明儿若结束得早,也不好总让人送我回来。”

孙氏面露愁色,“规矩多,要不然咱明天不去了。”

林秋然的确想不去,可是不去徐家会不会给她使绊子,再有发生了这样的事,她还想找些庇护。

相比之下,徐二公子品性肯定比徐大公子好,若只是一个厨娘他不放心上,那若利益相关,她能帮徐二公子做些生意呢。

林秋然是知道日后调料香料很重要,如今好好做,街上也无别人卖这些,说不准生意能做大。

林秋然:“最后一日,后日我就不去了,娘我饿啦,咱们先吃饭吧。”

吃过饭,林秋然还洗了热水澡,这几日有些冷,泡一泡手脚暖和,而且,新打的浴桶更大更舒服,

次日还是阴天下雨,不过雨没那么大,天边隐隐有金光,太阳就在云层之上,林秋然估计明儿也该晴了。

她告诉孙氏,若是看着下午放晴,就买明儿用的菜,明天做尖椒酿肉。

肉买四十斤,豆腐四十斤,尖椒要六十斤。

上午雨小的时候,林秋然还去了趟铁匠铺子,在那儿买了两把趁手的刀。

一把文武刀,一把片皮刀,前者能切能剁能削皮,后者更小巧方便。她还让打了把砍骨刀一把现代常用的小巧的削皮刀,小把,刀片也小,用起来很方便。

买刀钱和定金一共花了一两五钱。

买完,林秋然给装在铁匠送的布袋子里,这个一把刀一个小袋子,还能卷起来系紧,还是皮子的,口能收紧,林秋然很喜欢。

她就想买了,今儿可算买成,心中甚妙,剩下的两把刀她三日后再来拿。

等到下午徐府马车过来接她,林秋然背着两罐新的调料和刀过去了。

到徐家先做菜,这是她应该做的。

林秋然如今知道徐二公子喜欢鲜甜口,她今天想做粤式点心。以前接过几次席面,雇主是南方人,请客专门吃这些,要的就是小巧精致,故而会做。

来得早,林秋然先做点澄粉。若想好吃,得用米磨碎做成米粉,或是面粉在水中清洗过后,留下澄静的水,水沉淀过后晒干,得到的便是澄粉。做席面师傅偶尔也会自己备菜,什么都自己弄,本钱就省下来了。

但今儿再晒来不及,她图省事儿,用红薯粉调了些。口感差些,但没吃过的,尝不太出来。

开水和面,揉面的时候加小块猪油,蒸出来才会有层亮光。揉好之后切成小剂子,也不用擀,用刀一压一转虾饺皮儿就做好了。

压好林秋然拿起来看看,这刀不错,压出来的也好。

馅儿是用五花肉馅儿和虾仁调的,一个虾饺之中有两三个大虾仁。调味不重,依旧要鲜味儿。

饺子包好是贝壳状的,包的时候还平平无奇,等揭锅就大不一样了。从澄静透亮的皮中能看到橙红色的虾肉,饺子饱满圆润,乖巧躺着,总共两笼,一笼也就摆三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