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第2/3页)

三月时间,卿云废寝忘食地同颜归璞学习为官之道,有时他上课时皇帝还坐在后面听,待颜归璞走后,皇帝出来说:“这老狐狸,话都是说给朕听的。”

卿云拿书打他的小腿,“不许说我的老师。”

皇帝淡淡一笑,“朕倒是有些后悔了,将他召入宫中,叫你们师徒沆瀣一气,联合起来算计朕。”

卿云道:“这话我便不爱听,皇上英明睿智,谁能算计得到?可叹颜大人在官场五十几年,都算计不过皇上你呢。”

皇帝抬手去抚摸卿云的头发,低头亲了下他额头,“朕不也被你算计到了?”

卿云头依靠过去,“是我被皇上算计了才是。”

他一直想问皇帝,皇帝说那次秋猎才对他真正动情,想将他纳入帐中,那么先前呢,他头一次见他,是他此生最痛苦的时候,他看到他那番模样,难道便没有心动?之后种种,难道不是他们二人在互相算计?

兴许旁人想明白了,会觉着甜蜜,卿云心中却只觉得寒冷,因他明白,真心真情从来都不是算计来的,能算计来的,都不叫真心。

终于盛夏已过,天气转凉时,卿云再度出宫,这一回出宫,送他的还是那个侍卫,他兑现了自己的承诺,区区一个侍卫,他还是能保得住的,至于旁人,那可就不一定了。

卿云心下凛然,神色亦是一片冰冷之色,他这一回带了六个青衣内侍。

门口值守自然仍是阻拦,和上一回的说辞一致。

卿云却是淡淡道:“大人不知皇上一直在推行新政?”

值守道:“这个下官自然知道,可新政是新政,新政之中并未言明内侍可不奉召入六部。”

卿云道:“敢问大人内侍非奉召不得入六部是哪一条规矩?”

值守倒也的确有律可循,“第四十七条律例当中写明‘内宦非奉召不得入六部’。”

“很好,那今日我也未奉召,你是不是也不让我进?”

那官员一愣,“这……公公是皇上特许。”

卿云嘴角轻弯,“那这几人是我的随侍,便是我特许。”

那官员一时又愣住了,“公公特许?这……下官没听过……”

“皇上特许我行走六部,我行走六部时便是要人伺候,这些人都是随侍伺候的,又有哪一条律例规定,内宦特许入六部后不得内侍随行伺候?若今日是皇上亲临,他身边伺候的内宦你也要一一阻拦,让皇上逐一下诏特许不成?真是笑话!”

那官员本想辩驳,竟一时想不出辩驳之语,他心下明白卿云是强词夺理,可他又找不出合适的反驳之语。

卿云的“特许”到底“特许”到哪一层?皇上没有明令,他们自然也无从查纠。

先前卿云根本不懂官场之事,只那值守官员说有条例便乖乖遵从,经过三月的潜心学习,正如颜归璞所说,他即便不能纵横官场,也不是一般人能拦得住的了!

卿云余光冷冷地扫向那呆怔的官员,轻哼一声,“走。”

六名他特意挑选出来的身形高大魁梧内侍便立即拥着他,上前齐齐发力,沉重的门铰发出轰鸣之声,被六人一气推开!

卿云带着六名内侍闯入六部,径直便往户部走去。

六名内侍进入户部,户部众人同门口值守官员一般极为惊愕,似不明白今日怎么会有这么多内侍闯入六部,消失已久的卿云又怎会再度现身六部?

其中一名内侍二话不说,便搬了张椅子让卿云坐下,他们随行提了食盒,便有人打开食盒,替卿云倒茶,卿云端着热茶抿了一口,道:“都愣着做什么,查你们户部的账来了。”

户部各位官员面面相觑,他们眼见卿云来者不善,便不纠结这么多内侍是为何,有人上前应付道:“公公想查什么账,查哪一年的账?”

“你是谁?”卿云眼皮微抬,没真正把人放进眼里。

“下官乃是户部郎中徐咏德。”

“好,徐大人,我今日便查你的账,你是管各项税赋收益之案的吧?将你所管辖的所有账案全都拿来。”

“公公,真对不住,”徐咏德温声道,“这几日封账,账案全封存在库里了,按规矩,是不能取出来的。”

卿云等的就是他这一句话,他轻轻一声放下茶盖,嫣然一笑,“好,很好,”随即面色骤变,“怀静,怀安,去,查他的座,他座上若是有一本账案那便是私扣账案!”

“是——”

被点到姓名的两个内侍立即前去,徐咏德措手不及,怔神之后马上便去阻拦,“你们……你们这是做什么……你们怎么能随便翻本官的书案!”

“徐大人此言差矣,他们不是随便翻,”卿云一面笑一面看向惊慌失措的徐咏德,“他们是奉了我的命,我呢,是奉皇上的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