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第2/2页)

可惜了,陛下对她无意。

说起来,聂贵嫔就又有些头疼。尚宝林册封的时间虽短,却极盼着得宠,也是个不安分的。何况她背后还有皇后,有皇后提携,保不齐以后再做出什么事碍她的事。

眼下马上就要回宫了,陛下却始终没有半点抬举她的意思,等一回宫,皇后、德妃和纪嫔都在,再想做什么就有诸多顾忌,这样带着瑶儿和陛下多多亲近的机会可就不多了。

照理说,皇后养身子,纪嫔失宠不得陛下喜欢,德妃虽稳重也有皇子,可宫中的高位多悬,又有聂氏在朝中得力,陛下怎么也该想得起她才是。

但迟迟不提这回事,是陛下觉得时机未到,还是压根就没这个打算?

若没有裕德妃出来,这好事怎么也该轮到她了才对。

为今之计,只有等到回宫以后再做打算,徐徐图之了。

聂贵嫔收了思绪,周身的气息又如从前一般收敛的温和从容,桑青筠看了她一眼,没多说。

眼下所有人的注意力都被尚宝林的话吸引了,人人都在猜测会不会是有人故意放出消息想要谋害尚宝林和万充衣,一时并没人问今日除了万充衣还有谁去过落霞峰。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陛下已经提前交代过,桑青筠和黎熙熙都不会主动提起。这会儿既然说到这里了,自然没必要平添风险。

谢言珩淡嗯了声便让嫔妃们都散了,交代了今日之事不得声张。

一切都要等寻到了万充衣的踪迹以后再说。

至于尚宝林所说 ,他也会派人暗中调查,是谁在兴风作浪心里有个数即可。

今晚的事本是小事,既已全了桑青筠所求,便没必要闹得沸沸扬扬。

深夜失踪皇家嫔妃,传出去不会好听,更不能因为一个充衣的事盖过围猎的风头。

朝政更要紧。

陛下有令,嫔妃们只好神色各异的回到自己的营账内去,临走前,桑青筠暗中拍了拍黎熙熙的手,示意她放心,不必惊慌。

如此一夜辗转反侧,翌日一早御前便传来消息,说万充衣的尸身已经在崖底找到,并将她的死定性为失足摔死,为了不引人注目,尸身已经由陛下做主安置下了。

活生生一个人,一夜之间便这么死了,连尸身都不得见,虽说桑青筠和她没什么交情,如今知道了也难免觉得有几分悲凉。

可她虽知道一些内情,也有自己的猜测,却不会替她的死寻一个公道。

因为这件事闹大了对她和黎熙熙没好处,所以哪怕她猜到万充衣的死有尚宝林祸水东引的缘故,恐怕也有背后之人的安排,她依旧会当做什么都没发生。

深宫之中人命如草芥,她周全不了所有人。

略显悲凉的氛围只持续了一天就便被热闹冲刷掉了,属于万充衣的营账很快被回收,连伺候她的宫女也被打发到围场做粗活了。

一时间,好像连她这个人都不曾存在过一般,很快就到了御驾回銮的时间。

算算日子,等御驾到长安的时候就到冬月了,再过些日子就会下起初雪,很快,又是一年过去了。

虽说桑青筠告假不能侍寝,但回程的路上,谢言珩依旧坚持让她来车中伴驾,理由是怕她受冷再次着凉,桑青筠无奈,只好乖乖地过去。

一进陛下的马车果然觉得暖烘烘的,比她的车里舒坦了不知多少,地方也十分宽敞奢华。

桑青筠弯眸笑笑,谁知刚一进去就被塞了个手炉,人也顺势被揽在了怀里。

她也不矫情,便这么依偎着陛下取暖,耳边车轮辘辘,周身暖意融融。

可越是放松下来的时候,她却不禁想起出发回宫的时候,黎熙熙身边明显少了一人。

万充衣入宫才几个月,就这么香消玉殒,不得不令人感慨。

桑青筠扭头看向捧着棋谱看的陛下,轻声问:“陛下对外说万充衣是失足致死,嫔妾也知道您另有考量,可您就不好奇到底是谁在您的后宫惹出事端,生生害了一条人命吗?”

闻言,谢言珩垂眸看她一眼,而后将手中棋谱随手搁置,环住了她的腰:“你怎知朕不知?”

桑青筠愣了一下:“您已经知道了?”

谢言珩淡淡笑了声,将她在自己怀中蹭乱的鬓发捋到耳后:“有你和黎熙熙的线索,此事倒不难查。”

就在桑青筠猜测陛下既然知道又为何这么做的时候,后头有人快马过来回话:“启禀陛下,聂贵嫔派人回禀,说她感染风寒,问陛下可否将大公主送过来。”

车窗打开,外头刺骨的冷风瞬间灌入温暖的马车内,惊得桑青筠打了个激灵。

陛下的声音很稳,足以让窗外的人听得清楚:“把公主送到妍容华处照料,这段时间就先别让聂贵嫔见孩子了,免得过了病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