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桑青筠笑了声:“那谁知道呢, 总得看她们各自的本事。”
“不过若是看天资的话,尚宝林可不是赵常在那样的人。她本就出身民间,又受过苦, 比赵常在这种事事都顺风顺水,一遇到问题就熄火的贵女,心性不知坚韧了多少。再说了, 她好不容易才站在其余嫔妃的起点上,又怎么甘心行差踏错, 毁了前途?”
她缓缓道: “不过这也只是我的猜测,谁知道以后究竟如何?说一千道一万,只要是身在后宫里,哪个不是为了自己打算,见招拆招便是了。”
秋猎正式开始是在明日一早, 今日到了围场以后得先驻营修整半日,既是为了更好的适应围场的生活和充分的歇息, 也是为将来几日的体力活做准备。
桑青筠没急着出门散心, 而是先在帐篷内安安生生睡了一下,直到暮色四合时,帐篷外传来孩童略显突兀的说话声, 这才悠悠醒转。
这些天舟车劳顿,她已多日不曾脚踏实地的睡过了。
等稍微收拾一下掀开帐篷,外头落日正圆,灿烂的余晖将天地染成一片橘黄, 与青黄色的草原相接, 视野开阔,仿佛坐拥天地,是在宫里不可能看得到的好景色。
桑青筠往声音渐小的地方看, 是聂贵嫔牵着大公主从她门前经过,大公主看起来蹦蹦跳跳的,十分高兴。
围场生活不比在宫里,嫔妃们居住的区域虽然已经相对细节体面了,但帐篷之间挨得近,稍微大声点说话都可能被两侧的人听到,住起来自然也没什么隐私可言,每个人的一举一动都在众人的视线下。
看样子,聂贵嫔是带着公主出去玩了一圈回来,看她们走的方向,是要去陛下的帝帐。
但桑青筠记得,在众人到围场之前,陛下曾在帝驾里跟她说过,让她在第一日晚间去见他。
她就是因为没着急才先睡了一觉,看来,聂贵嫔和大公主是未经通传主动求见的了。
这些天陛下疼爱大公主,连带着聂贵嫔也风光起来。
但桑青筠也想知道,陛下对聂贵嫔如今是个什么看法。虽说皇后落胎的事已经过去两个月了,这段日子还算风平浪静,可纪嫔不在,她们从前又姐妹情深,陛下会不会看到聂贵嫔就想起纪嫔?
这次围猎,聂贵嫔的哥哥也在随行的队伍里,想必在聂贵嫔心里,这是她最得意风光的时候了吧。
帝帐前,聂贵嫔牵着大公主站在门前静静地等候,面带妥帖的微笑。
大公主手中还抓着一把小雏菊,看起来是新鲜采摘要献给陛下的,黑葡萄似的眼睛亮亮的。
整个宫里就这么一个公主,性子又活泼可爱,很难不受宠。
但此刻陛下正在大帐内商议国事,一时还不得闲,恐怕得让公主和聂贵嫔多等会儿了。
戴铮站在门口候着,面露迟疑之色:“娘娘,陛下这会儿正在议政,吩咐过不见嫔妃。围场风大,夜间又冷,不如您先回去,等陛下忙完奴才替您通传,届时陛下愿意见的时候,您再带着公主过来也不晚。”
聂贵嫔偏头问:“瑶儿想不想先回去?”
大公主立马摇了摇头,脆生生的说:“不走,等父皇!”
闻言,聂贵嫔只好笑着说:“公主思念父皇不肯走,那本宫带着她在稍远的地方玩会儿吧,这儿就劳烦你了。”
戴铮笑着诶了声,搭着拂尘在门前继续看守。
陛下一旦议政就不会轻易结束,听说还是南方水患的事,似乎又出了什么大问题。
南方水患自先帝在时就是一块心病,但治理多年也没有个好成效,陛下有心为民造福祉,自从今年洪灾开始便在治水上极为上心,结果好消息传来才没多久又出现纰漏,陛下的心中自然心焦不已,需得立即召集重臣们议政。
天色渐晚,围场的风渐渐大了起来,连戴铮都觉得有些冷了,缩了缩脖子。
他看了一会儿,聂贵嫔和公主已经许久不见身影,想来是回营休息去了。
这么又过了半个时辰,大帐内的臣子们向陛下请辞,戴铮猛地一个激灵清醒了,站在一侧静静地等着。
等里面的臣子都走尽,戴铮正准备入内通传聂贵嫔和大公主来过的消息。
陛下国事烦忧,想来看到公主能稍微开怀些。
没想到尚未动身,就见一女子缓缓走至,手中还提着一盏宫灯,朝他轻声说:“大监,劳烦向陛下通传一声,我……我找地方炖了些清火滋补的汤羹,想送给陛下。”
说话的人正是才入宫不久的尚宝林。
戴铮犹豫了一下,尚宝林立刻添了句:“我这还有一封信件要给陛下,是皇后娘娘亲笔书写,还请公公务必代为通传。”
眼下聂贵嫔和大公主不在,戴铮斟酌了一番,打算先去替尚宝林通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