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3、第三十六章(第3/4页)

裴泠泠麻溜的上马,马奔出去之后,很快就把这处小渔村甩在了后面,渔村虽然距离码头很近,但也不算特别近,骑着马跑了好一段,才远远地看见了码头。

水面上停了好几艘船,有大有小。

等到快靠近的时候,他们就下马了,裴泠泠有些紧张:“那些人不会也跟刚刚那群人一样吧。”

沈瞳皱着眉,显然也不太确定。

真正靠近之后,裴泠泠也终于看清楚了码头上装卸的人,这才松了一口气,这些人看起来都正常了不少,虽然整体而言也算不上整齐,但并没有给她那种不安的感觉。

沈瞳出面交涉,用两匹马换来了乘船的资格,在古代,有时候牲畜似乎更值钱一些。

他们上了一个商队的船,船很大,纯木质的,很多构造让裴泠泠有些惊讶,没有想到明朝的船已经这么高级了。

闭关锁国是什么时候的事情来着,哦,清朝,现在是明朝。

上船之后,船员们都很繁忙,在夹板上四处奔走,管事的人也没有和他们多交谈的意思,只是叮嘱他们尽量不要在船上乱走动。

说起来裴泠泠其实还是第一次坐船,向夹板外望去,水面看起来很平静,呈一种浓郁的翠绿色,看似很清澈,但根本看不到水底,船身浸在水中,轻轻地小幅度起伏着。

裴泠泠想起以前在学郦道元的那篇课文的时候,老师好像讲过,古代的水运速递其实是非常快的。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说的就是三峡。

古代的船没有发动机,完全是靠着水流和风向行驶的,所以这平静的表面之下,水流应该是很快的。

裴泠泠跟着沈瞳走到了甲板下面,甲板下面是一条走廊,走廊旁边都是房间,裴泠泠和沈瞳就被安排在了其中一个房间里。

房间很小,顶棚也很低,裴泠泠一进去就产生了一种憋屈感。因为是在甲板下面,没有光线,所以需要靠蜡烛照明,房间里的设施也不多,一张床,一张桌子和两把椅子。毕竟不是客船,舒适度并不高。

裴泠泠虽然对历史不太了解,但是根据这一路上的见闻来看,现在的时代显然很不太平,不管在哪里,人们总是一副饥饿瘦削的模样,脸色蜡黄,脸上也没有笑。

这艘商船上的人已经是裴泠泠见过相对比较富裕的,但刚刚经过码头的时候,她也能看出来,码头上的人也不多,大多都行色匆匆,脸上带着忧愁。

裴泠泠不属于这个时代,看到这里的一花一草总有种不真实感,就好像自己只是个旁观者而已,她拉开椅子坐了下去,等到沈瞳把门关好之后,她还是好奇地问道:“我们刚刚经过的那个小渔村到底是什么地方?这附近的人知道吗?”

沈瞳想了想说道:“可能是悍匪的寨子,附近的人应该知道。”

裴泠泠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她心里其实还是感觉有些怪怪的,那个小渔村里的人,给她的感觉实在是太别扭了。

经历了这么多次诡异事件之后,裴泠泠对于自己的直觉非常看重,好在他们已经离开那个小渔村了,应该也不会再回去了,她的探索欲望也没那么强。

裴泠泠再次掏出了那块老和尚给她的布条,又把上面的文字看了一遍,这些日子里,她只要一有时间就会反复看上面的字,到现在都已经可以背下来了,但她还是不知道要怎么才能找到这上面记载的地方。

裴泠泠抬头看了沈瞳一眼,沈瞳好像一点儿着急的意思都没有。

“我们就跟着这船一路坐下去就行了?”

沈瞳点了点头。

裴泠泠还是觉得有点儿不相信:“就不用在做点儿别的什么?”

沈瞳又摇了摇头:“不用。”

裴泠泠叹了口气,重新收起布条,虽然觉得不靠谱,但是她还是愿意相信沈瞳的话的。

.….

船很快就启动了,感觉很明显,像坐在晃动的车上,仔细感觉,其实还是有区别的,船在水上行驶时,晃动得频率更滞泄,缓缓的,像是僵持了一般,但这种晃动反倒让人觉得闷闷的很是难受。

裴泠泠没一会儿就感觉有点儿不对劲儿……她好像有点儿晕船,她扶着桌子站了起来,又随着船的一晃,脚下一软,沈瞳眼疾手快地搂住了她,把她扶到了床边。

“我不行了。”裴泠泠一挨着床,就把头埋进了被子里。

沈瞳皱着眉,伸手轻轻拍了拍她的背。

裴泠泠对自己产生了一种嫌弃感,她朝沈瞳摆了摆手:“我没事,我躺一会儿就好了,你不用管我。”

说着,裴泠泠已经躺倒了床上,她强行压制着自己的眩晕感,好在她这几天也没怎么好好吃东西,要不然她怀疑自己晕船晕一会儿就开始呕吐了,船舱里这么密闭,真要吐了,那味道她自己就先受不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