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6章 铁矿石储备中心(第3/5页)

整个计划,航运环节也是不可或缺的。

而超大型远洋矿砂船的采购、建造周期,也相当漫长。

华兴集团原本有一个配合狮山湾原铁矿石堆场扩建计划的方案,也就是三年内将铁矿石年远洋运输能力提高到一千万吨——不足的部分,也是计划找其他航运公司补上。

萧良考虑到华兴集团的铁矿石远洋运输能力,一下子提高到每年八千万吨到一亿吨太过激进,也无力承担这么高的资本支出。

权衡下来,萧良在最初拟定的计划里,希望华兴集团在这两年业绩明显改善的基础上,能调整铁矿石远洋运输发展计划,三年后发展到两千到两千五百万吨为宜。

储备基地建成后,他们又有能力组织天量资金进行囤货,相信愿意参与进来分一杯羹的航运公司肯定不会在少数。

不过,对华兴集团的持股,也是苏利文、熊玉琼夫妇的重要资产,只要有可能,萧良还是想尽可能帮助华兴集团发展壮大,使之成为铁矿石储备计划的重要一环。

可惜的是,萧良在东洲找熊志磊参与前期的筹备议事,熊志磊兴趣缺缺,苏利文在香港找熊玉衍商讨此事,得到的回复也是对萧良对未来全球钢铁行业发展及铁矿石供应链变化的判断持怀疑态度,需要找第三方国际商业咨询机构进行市场调研,才方便召集董事会进行讨论。

苏利文、熊玉琼的华茂投资,虽然九八年重新拿出十二亿港元参与华兴集团的增发融资,将对华兴集团持股提高到12%,但也仅在董事会占有一席位置而已。

而那次郑家的长和实业也参与了华兴的增发融资,也在华兴集团董事会拥有一席之地。

当然熊玉衍及其他熊家人还保留华兴集团26%的股份,依旧牢牢掌握着华兴集团的控制人地位。

亚洲金融风暴当年,华兴集团就发生三十亿的巨亏,市值从八百亿巅峰一度暴跌到百亿。

近三年以来,华兴集团在熊玉衍的领导下积极自救是一方面,但在星源系及华茂投资的配合下,围绕东洲狮山湾—香港—东南亚以及美国航线进行全新的航运业务重整,也是华兴集团能快速从亏损泥淖挣脱出来的不可或缺因素。

特别是受益于狮山湾激增的集装箱业务,华兴集团两千年盈利就达到二十亿,市值也重新站稳到四百亿港元之上。

熊玉衍、熊志磊父子如此敷衍的态度,自然令人不满。

萧良却不着急,华兴集团的矿砂船队发展慢了,还有别的航运公司合作,铁矿石储备基地也不需要考虑给华兴集团留出投资窗口。

冯薇玲前期的期货操作规模也很有限,通常还是在被大资本狙击之后才会产生现货交割,狮山湾这边只要有相应的临时堆场以防万一即可。

萧良留在东洲加强生产各部门日常管理之余,又与各方协调、梳理超大型铁矿石储备基地的前期筹备工作,九月底才返回秣陵。

朱辉、朱晓旭父女在东洲及江省其他地方参观访问,相对深入的了解到内地欣欣向荣的发展活力,以及区域经济建设严重不均衡的现状后,九月二十三日才返回香港。

回到香港,朱辉很快就接受财经媒体的采访,以知情人的身份,说了一些造假仅限于晶辰微电子内部,星视高层不知情的话;朱辉甚至还接受证监部门的聆讯,在官方调查报告里提供有利郑仲湘及其他星视高层的证辞。

星视电讯在经历半个月的停牌后,拖到九月二十五日才正式发布控股子公司晶辰微电子芯片造假,以及其他经营活动一切正常的公告,同时股票恢复交易。

不过,星视开盘股价直接击穿每股四十元的支撑点,之后几个交易日也都是一路震荡向下,九月二十八日周五,星视电讯股价跌破每股三十五元收盘,市值跌破六百亿。

相比曾经的最高点,星视的股价整整跌去90%,相比前期两千亿市值的高点,也整整跌去70%。

当然,过去两周的港股科技股也是相当惨烈,破位暴跌百分之七八十的股票比比皆是,踩踏之惨烈,都能跟美股科技股媲美了。

虽说苹果新品iPod发布会受恐怖袭击影响,计划推延到十月中旬之后,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但鸿盈科技的股价却没有再继续下跌。

这主要也是鸿盈科技的持股是高度集中的,绝大部分都锁在大股东及管理层手里,流通股数量相当有限。

之前会有两次大跌,主要也是和永电子之前的股东,受到恐慌情绪的影响,将手里最后一点股份都清空掉,后面想跌都跌不下来,盈投控股、奈田银行稍稍一增持,股价拉涨起来,市值差不多维持在一百二十亿到一百三十亿之间震荡,每天的交易量低迷到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