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4章 钞能力(第4/4页)
以前这些合作企业,体量小,研发投入有限,也没有资源,也就没有资格找相关院校、科研机构进行合作。
蜗巢科技之前所能关注到的视野是有限的,人脉以及学术资源也是有限的,不可能兼顾所有相关课题的研究,人手也严重不足,但只要合作企业提出,所有的相关横向课题研究,经费都可以从蜗巢科技走,谁不干,不是傻吗?
而蜗巢科技给出的合作条件也极其的宽松,所有新开发的技术,与原纸复合铝镀膜材料以及专用、通用型灌装机相关的专利,才属于蜗巢科技;在此基础上,应用于其他产品的专利技术,则归合作企业所有。
这就是基础专利技术共享模式,也是合作企业愿意参与蜗巢科技技术联合开发孵化的关键所在。
开发出新技术,合作企业可以专门为蜗巢科技生产相应的技术配套产品,仅仅是这一块不能收取专利费,不能为第三方提供相关产品,更重要的是自身技术水平与积累也随之水涨船高,路就走宽了。
萧良也没有想过说将所有人员都招聘到蜗巢科技的旗下,成立一个个研发部门去攻关这些技术难题。
那样的话,虽然肥水不流外人田了,但对蜗巢科技高层的掌控力要求就太高了。
不管周轩,还是张叔毅,都还远远达不到这个层次。
就算王驰鹜这样的技术大牛,又有极高的管理能力加盟蜗巢科技,效率也要比目前的合作模式低得多。
萧良现在就要肥水流入外人田,流入合作企业的田里,甚至合作企业需要资金问题,蜗巢科技也会通过直接注资、协助引资及贷款等方式帮助解决。
挑选的合作企业并没有大的改变,最多是新增加东洲或秣陵的几家企业,引入激烈的竞争机制,但合作企业的积极性彻底改变。
背后的根本原因,就是一个月花掉之前三年的预算。
这还不算西南塘研发中心的投入。
这就是钞能力,但这还仅仅是开始……
这还不包括锂离子电池生产装备的开发——这一块投入相对要慢一些,毕竟萧良的钞能力,现在还是有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