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汴京(第3/4页)

项弦这才发现萧琨已醒,正在一旁观察郭京,而潮生则充满好奇。

“你好。”潮生朝郭京挥了下手,郭京一脸茫然,也朝他挥手。

“他们都是我的朋友。”项弦说。

“嗯……好罢。”郭京道,“我再去想想办法,尽量今晚上先放你出来,项弦,你可千万别再冲动。”

郭京离开前又朝隔壁牢房说:“吕大人,开春你就要流放到海南了,替我给苏轼上个坟。”

“苏轼不埋海南!”项弦终于忍无可忍,“你快点罢!”

牢房内又开始议论纷纷,显然项弦第二次被抓,为囚犯们提供了不少话题。

“你睡你的。”项弦见萧琨要坐起身,忙继续哄他睡。

“不碍事,”萧琨说,“已经醒了。”

萧琨睡了一个时辰,精神好了不少。项弦又说:“我给你捏捏肩膀,一路上辛苦了,我也没想到回来得坐牢……”

“滚开!”萧琨赶紧打发走项弦,不想接他的示好。

项弦那模样既是尴尬,又是烦躁,萧琨看了一眼牢房四周,却说:“宋的天牢,比大辽的天牢所关的人要多。”

项弦答道:“但我们的皇帝不杀文官,除非谋反,否则再大的罪也只是流放。”

萧琨整理衣领,沉默片刻,项弦本打着越狱的主意,但外头很快又有人来了。

这一次所有的囚犯全部坐起身,看着那穿过天牢的男人。

“项弦?”

来人却是当朝太子赵桓!

项弦也愣住了,只听赵桓道:“你怎么突然回来了?”

项弦与萧琨交换眼色,萧琨一看就知道赵桓的身份,示意潮生按捺好奇心,不要问长问短。

项弦:“办完了事,自然得回家。”

“成都那场大乱,”赵桓吩咐狱卒过来开门,说,“是你干的好事罢?”

青羊宫与善于红的斗法牵连甚广,消息早已传到了开封。

“其中细节异常复杂,”项弦认真道,“这也是我必须回来,禀告郭大人的原因。”

本以为赵桓要进牢房,他却背着手,等在牢外,项弦这才意识到,自己三人可以出去了!

“我朝父亲仔细谈过,”赵桓说,“关于上回的天……那个匣子……咱们找个时候再聊。”

项弦示意潮生与萧琨,可以走了。

“这两位是?”赵桓示意项弦,还没有介绍。

“都是我的兄弟。”项弦没有让他们朝太子行礼,潮生肯定不知道该说什么,而萧琨身为辽人,也不会想与宋皇室多话。

赵桓看了眼他们,本着对项弦的尊重,还是点了点头。

大理右寺外,赵桓的手下牵来马匹,赵桓又道:“年后我还有许多要事,须得与你详谈,这段时候,在京中可不要再找麻烦了,且先清静几日。”

项弦点头,明白到赵桓亲自作保,才把他们放了出来,当即抱拳为礼。

“项大人回来了!项大人回来了!”

“项大人终于回来了!”

驱魔司前那两头石狮子开始叫唤,乌英纵已摆开了筵席,看见项弦与萧琨、潮生入内时,问道:“怎这么久?”

项弦朝正榻上一歪,说:“别提了。”

“老爷先用饭还是先洗澡?”乌英纵说。

“我要去洗澡!”潮生说。

“我带你去。”乌英纵牵了潮生的手,问,“你们上哪儿逛去了?”

“我们去坐牢啦……”

萧琨打量半躺着的项弦,两人对视。

萧琨:“看不出你与太子这么亲近。”

项弦:“我要是告诉你,与他说过的话不到五句,你信吗?”

萧琨站在厅堂中,看着顶上“山海明光”的牌匾:“究竟发生何事,让他突然如此热心?”

“无事献殷勤。”项弦复又起身,将智慧剑放在中央的置剑架上。

俩人异口同声道:“非奸即盗。”继而都忍不住笑了起来。

“大辽驱魔司也有这么一块匾。”萧琨说,“我问过师父,山海明光何意。”

项弦在厅内解开衣带,摘乾坤袋,说:“智慧剑与心灯,乃是镇守驱魔司的两大至宝,缺一不可。”

萧琨:“师父也如此说,但辽驱魔司既没有山海,也没有明光。所以我这大驱魔师,始终名不符实。”

萧琨也解下了自己的两把唐刀,并在一处,走上前去,将双刀搁在置剑架上,与智慧剑放在一起。于是厅堂正中,从上到下乃是森罗、万象、智慧剑三把神兵。

“原本南传驱魔司也没有,”项弦说,“若非我带着家传智慧剑来开封,想必郭京不敢自称大驱魔师。”

萧琨没有嘲讽郭京,看在项弦的面子上,他决定尽量克制自己,不对宋发表看法,哪怕不久前两国还是仇敌,而宋、金的盟约导致了辽国的全面覆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