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第2/7页)
他们烦不胜烦,却不得不耐着性子回答。
好在回答媒体的问题时间并不长,很快在几位导演的组织下,所有演员都落座,媒体朋友也都安静下来,开始观看《伟业》。
简昀他们虽然是主演,但资历比不上前辈们,坐的位置是第二排。
刚坐下去时,几人还有点吵嚷,这种感觉很新奇。但当灯光暗下,音响发出声音,荧幕上也出现了大家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龙标,之后就是制片出品方的logo。
他们瞬间心神一凛,敛下各种心思,用心观看。
他们观看的同时,无数的粉丝和对题材感兴趣的影迷和路人也在和他们一同看这部影片。
影片一开场,明亮的光线和滤镜就吸引了大家的视线。
很多拍摄这个时间段的电视剧和电影都喜欢用灰扑扑的色调,来突出环境的艰难,用清贫的生活衬托演员的信念之坚。
但《伟业》不是这样的,开篇的镜头已经很好地体现了这点,接下来几位主角出场的场景更多了几分轻快。
故事的主角是颜绍清教授,自然要围绕主人公的视角来展开故事。
影片一开始就是学校的背景,因为颜绍清教授的后人提供了很多资料,还跟组监督拍摄,其他的不说,整个剧组的场景是极为还原的。
镜头里的学校一看就是那时候特有的建筑风格,一闪而过的镜头里还能看见墙上的红色喷字。
紧接着是几位群演的背影和他们的窃窃私语,提到了颜绍清的名字,说他去参加升旗,他们的言语间对“能去天安门看升旗”这件事充满了向往。
随后是一段几个人的嬉笑,这个镜头非常生活化,像极了日常生活中学校里可能会发生的场景。
听完他们的话,观众们也得到了一个信息点,那就是:颜绍清教授小小年纪就展露天赋,当选学校代表,和校领导一起前往天安门参加升旗。
镜头一转,到了天安门的升旗。
人群中的一个少年吸引了大家的目光,首映礼现场和影院的观众心里有了一个猜测。
想必这个人就是简昀饰演的颜绍清教授了。
这个少年站在人群中,和普通观众一样,目光随着不断上升的五星红旗而动,等红旗升到最顶,迎风飘扬时,镜头才慢慢转向他的侧脸,给了一个特写。
一个清瘦的少年出现在画面中央,少年穿着一身略有些发白,袖子起毛边的旧中山装,但即便如此,他也把自己打理得干干净净,头发整整齐齐梳在脑后,露出俊朗的五官。
“哇”
现场有几分骚动。
等众人看清他的表情后,私语声更大。
因为那双紧紧盯着五星红旗的眼睛格外有神,眼里的光亮一下子就抓住了所有观众。
不用谁介绍,他们从少年挺拔的身形和坚毅的神情都能猜出他的身份。
这一幕仿佛和教科书上的图片重合。
这件事是真实发生的事情,课本中是这么介绍的:“少年的颜绍清教授作为学生代表前往天安门参加升旗,自此立下‘为科学为祖国献身’的志向……”
颜绍清教授的老师,即陪同他来参加升旗的老师,在回忆录里这么写:“绍清这孩子平时不爱说话,看完升旗后,我问他的感想,他竟然告诉我‘老师,五星红旗挂在高空中很漂亮,我想多看几次。’从那时我便知道,有些人注定翱翔的鹰,光芒是掩盖不了的。”
这个画面是很多青少年考试写到“立志”和“青少年”的经典人物素材之一,他们都没有想过有朝一日,能在大屏幕上亲眼看到这个场景,这么鲜活,这么生动。
就好像,就好像真的隔着时光,看到了当年还小小的教授立下的志向一样。
少年立志,对颜绍清教授而言,不是一句空话。
接下来颜教授用自己的一生践行了他的志向。
主人公出场后,接着其他的教授(青年版)也陆续出场,这里采用的是分线描述,观众们跟随着导演的镜头看见了他们的“日常”。
哪怕知道这个剧本即使参考了几位教授的经历,作为影片也含有一定的虚构成分,但他们依旧为镜头里演员们的表现所动容。
这种动容的情绪甚至让他们忘记了这几位青年教授的饰演者是很多人不太看好的男团成员。
直到这一段结束后,进入国际剧情,即蘑菇云的爆发让所有人再次意识到,现在不是懈怠的时候,还有危机等着成立没多久的国家。
这个时候,才有媒体想起来。
卧槽,刚刚那几个人是OZ7的成员?!!!
他们完全没有反应过来啊!
相熟的媒体不禁开始凑到一起碎碎念,表达自己的震惊。
不过很快就会被熟悉的友人撅回去,让他好好看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