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第4/6页)
漆临撇了撇嘴:“说起来,小昀你是不是一直在担心我们不续约?”
“……”简昀心虚地摸了摸鼻子,理不直气也不壮地摇头,“我没有,漆临你怎么可以这这么想我呢!”
许嘉彦坏笑:“还说没有呢,刚刚是谁悄咪咪看我们的反应来着?”
简昀:“……”
他被自己的口水呛到,咳嗽两声:“不、不知道、反正不是我!”
林淮阳忍笑:“好好好,不是你不是你好了吧,你呀,就是想太多了,这么不相信我们吗?”
简昀小声嘟囔:“我都说了不是我,队长你还说……”
归鸿没忍住,屈起手指敲了一下他的额头:“想太多会长不高。”
“我21了!21了!”
“再大也比我们小。”章文钰闲闲搭话。
“好吧……”这话简昀反驳不了,他只好看向最后一个没有说话的沈楚月,委屈巴巴道,“楚月,你看他们都欺负我。”
沈楚月笑了一下,却轻轻拍了一下他的肩膀说:“好了好了,小昀,你下次可以多相信我们一点。”
简昀挠了挠头,也知道自己确实做错了,讨好笑笑:“我知道啦!”
几人也就是说说,没有真的讨伐简昀的意思,这个话题结束之后,大家便开始讨论怎么才能从公司“榨取”更多的利益,以及他们接下来的安排。
林淮阳问:“我们三专的势头正盛,接下来还要继续打歌,你们最近没有什么必须要上的通告吧?”
现在是28年7月份,距离他们出道的选秀节目《明日繁星》已经过去了三年,原本他们的三次回归专辑要定在他们出道的时间,刚好是三周年,但因为三周年还有别的活动,加上打歌就有点赶,所以三专发布的时间定在《明繁》录制的三年。
六月发布,到现在的七月,他们这一个月跑了好几个舞台。
说到打歌舞台,就不得不说说内娱这三年的变化,也不知道谁煽动了什么翅膀,总之就是上面已经注意到娱乐圈的乱象,出手整治了。
首先就是奖项这一块。
以前好像什么机构都能颁奖,搞一个“盛典”,大家一起排排坐分果果,保证都能拿到一个“xx年度最具潜力”和“XX人气奖”……奖项越来越多,乍一听很唬人,实则不值一提,没有含金量。
不少权威奖项还时常爆出“内定”和“资本运作买奖项”的丑闻,大大降低了奖项的可信度。
而现在则是,官方牵头成立了一套真正权威、覆盖面很广、评选机制公开透明的奖项体系。涵盖了音乐、影视、舞蹈、综艺、偶像团体、甚至包括直播领域,都设置了奖项,评委也不会被这个那个地域圈垄断,保证都是各个领域非常出色的前辈。
更重要的是,这些奖项不是大批发,获奖者能得到各种各样的官方资源和推荐,以及官方颁发的头衔。
这简直是娱乐圈的风向标,官方基本明牌了,意思很明显:
新时代下,我们要给青少年树立什么样的行业榜样?
什么样的明星才是值得推崇的?
我们鼓励什么样的职业态度?
又认可什么样的发展方向?
这个奖项选出来的人就是官方推崇并认可的!
这个奖项的设置并不是说其他的奖项就要停办,彼此不是竞争关系,而是平行关系。只是吧,在这种权威且透明的机制下,资本分蛋糕的奖自然没有多少人去关注。
要是不改变,只能接受流量流失的后果。
可要是改变原来的机制,那……官方的目的就达到了。
其次则是放开了对选秀的管控。
不放开也不行,管控只是让明面上少了选秀节目,但私底下的类选秀机制可一点没少。这些公司或者平台搞的机制更难控制,与其让他们在灰色地带野蛮生长,倒不如放在明面上,还能更好地管控和约束。
再加上有《明繁》的打样,很多平台都知道接下来如果要开办选秀节目的话要怎么做。
就在他们出道的第二年,好几个平台都推出了类似的选秀节目,选出了新的团体。
而这些的节目备案通过后,大家就知道官方的想法了,就算不能百分百参照明繁的机制,但是仿个78成是没有问题的。
选秀节目最让人诟病的,同样也是《明繁》最大的变化,就是“打投套路”。
《明繁》的节目不是不接受打投,只是打投的金钱统统用来做公益,上到五六位数,小到两位数,每一笔金额的去向都很透明。
其他平台如果想要继续办选秀节目那就要按这种方式来,最多在比例上做一些调整,但是绝对不敢像之前那样和商家合作通过促销货物获得票数,大肆敛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