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第3/4页)

而村长他们还是第一次见。粗粗看去,村长的年纪并不大,看起来六十多岁,精神矍铄。虽然脸上布满了时光留下的痕迹,手上也多有风霜的皱痕,但那双眼睛却很清明,不难看出他是个头脑清醒,做事有章法的人。

这会儿两人手上一人带一个杯子,笑吟吟看着他们。

村长一进门就笑着和大家打招呼:“哟!临娃儿,你们都在嘞,我正寻思到哪儿找你们勒,正好咱村儿里正预备着丰收节嘞事儿嘞,来来来,走两步,带着你嘞小伙伴儿一块儿去咱村委那儿坐坐,咱唠唠嗑儿,一块儿合计一下今年的安排。正好儿今年你搁村里,可得多给我们出出主意嘞!”

“哎,好嘞,我们这就过去咧,舅公你慢点走儿啊,可得注意身体!”漆临笑着应下,普通话也切换成了家乡口音,语气轻快中又带一点亲昵,十分自然。

不过他回头和小伙伴以及老师们说话时还是用的普通话:“燕老师,队长……这,你们怎么看?”

燕初心领神会,立刻起身道:“应该的应该的,走,我们也过去听听大家伙往年是怎么过丰收节的。”

在燕初的带领下,其他人二话不说跟在村长和村支书身后往村委会走去。

燕初和季颂三人再加上漆临走在最前面,有一搭没一搭地和村长聊天。

走在后面的林淮阳和简昀几人也没有闲着,和村支书开启了对话。

言谈中他们大致知道了〇〇村过丰收节的流程。

丰收节并不是传统的节日,是近几年才设立的节日。不过在国家正式设立丰收节之前,很多地方早就有丰收时节开展庆典活动的传统。这些庆典活动主要是为了庆祝丰收、感恩自然以及凝聚乡民的感情。

具体的形式和内容,因地而异。

像是漆临家这边的村子的习俗是“晒秋”、“丰收宴”、“村民才艺表演”和“农产品展销”几个环节。

所谓晒秋就是把收获下来的各种农作物,如玉米、高粱等作物晾晒在地上,挂好红绸,展示收成。

丰收宴很好理解,村民们热热闹闹开大锅灶,吃大席面,庆祝丰收。

才艺表演顾名思义,村民们表演才艺。

农产品展销字面意思是丰收节当天开展一个大型集市,有会有外地的采购商特意过来洽谈农作物。

村支书告诉他们的流程,和在村委会旁听他们聊天的内容大差不差。

区别只在于今年的丰收节有简昀他们这娃娃“明星娃儿”参与,还开了直播显得更加热闹。

丰收节的事情聊完之后,漆临便在杜导的示意下和村长谈起“直播带货”的事。

说到直播带货,要给收下来的玉米找销路,村委会的人都沉默了。

别看在外面超市里农作物卖多少钱多少钱一斤,尤其是一些什么有机健康的产品价格会更贵,就觉得农民一年到头好像也能赚不少,但批发商过来农村收购的价格其实比大家想象中要低很多。

很多农民一年到头赚的就是一个辛苦钱罢了。

村长不抽旱烟,但听完漆临的计划后,先是沉沉叹了一口气,而后实在没忍住把搁置了很久的旱烟拿过来,放了点烟丝点上。

他没说话,但村支书却很积极。

村支书比村里所有人都清楚面前的10个人是什么人,漆临一说完,他立刻站起身,情绪很激动地响应:“漆临,你说得很对,之前我们的尝试可能没找对方法,但是现在有你们在,我觉得可以再试一下,咱们村的玉米很好,也确实该让更多的人知道!”

“要是能借你们的直播,把咱们村的好玉米多卖出去一点,他们身上就多了一份盼头,咱们村也多了一条路。”

村支书在这个村已经待了三四年,对村子里的感情很深,说到动情之处,眼圈都有些泛红。

原本沉默不语的村长,他的手捻着旱烟杆,布满风霜的手指在颤抖,嘴唇紧紧抿着。

半晌,他把旱烟收起来,哑着嗓子开口:“临娃儿,你在外面这么多年也不容易呀,还能想着咱们村,想着乡亲们,舅公替村里人感谢你……”

“哎哎哎,”漆临赶紧摆手,直接打断了村长的话,语气很急,“舅公您说这话不是羞我吗?”

“我是在这儿长大的,咱村里的人对我都这么好,我出去这些年也没能帮上啥忙。现在能为村子里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儿,这都是我应该做的。您再这样跟我客气,我可得生气了!”

说到最后他佯装恼怒。

村长怔了怔,很快露出了一个笑容,“好好好,我不说咧,恁这脾气和小时候一模一样咧。”

他说不说这话了,但又很快对漆临带过来的简昀和节目组郑重道谢:“你们这些娃儿真是好人咧,节目组的同志们也辛苦咧,你们不嫌弃咱村条件差,还愿意搭把手,咱们打心里感激,后面丰收节的事儿,还有这些直播的事儿,有需要我们帮助的,你们尽管说,咱们村里能配合的,一定会全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