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第2/5页)

此刻,与会人员坐在座位上,一边翻阅文件,一边等待领导来临。

墙上的指针到达整点,门外传来声响,任世安准时到达会议室主持会议。

他一进门,其他人齐刷刷起立,动作整齐划一。

任世安摆摆手,语气温和:“大家坐吧。”

大家依言落座,任世安走到主位坐下,打开文件扫了两眼,又合上,看向大家,开口:“我相信大家也清楚今天我们会议的目的。”

“这份资料的重要性,不用我多说,只是这份资料中涉及到的技术太多,我们需要找到目前我们可以突破的技术,着重研究。”

“在这方面我不是专家,给不了大家意见,大家可以自由发言。”

大家面前的文件正是简昀解开后的那份非常详细,关于纳米医疗机器人的制作说明书。

不过,摆在大家面前的是一份目录的缩略版,完整的资料只有极少数人知情。

但即便是目录缩略版,能得到的信息也很多。

有人稍微翻了一下目录,见没人开口,自己主动发言:“既然没人说话,那我先来抛砖引玉。”

这位专家清了清嗓子,“如果我们手上的这份资料能确认是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这不仅意味着我们找到了新的科技发展方向,更重要的是,我们能通过这份资料实现弯道超越。”

任世安点头:“这份资料的真实性不用怀疑。”

既然领导这么说了,显然是不想透露资料的提供者,他们也不会不知趣继续询问。

这位专家仔细看了一眼目录列出来的各种说明,沉吟:“我认为这份资料中最值得我们关注,也最具备战略价值的应该是锂新一代电池系统的迭代设计,尤其是关于锂离子电池的思路和方向。”

这个说法引起大家的关注。

专家一边缓慢地翻阅资料,一边说:“我本身是从事材料与能源动力方向的研究,对电池构造这块比较熟悉,目前应用最广泛的电池是锂离子电池。这种电池的优缺点都很明显,其中缺点会受到多种因素的桎梏,其次就是安全问题始终存在。”

“更重要的是,”这位专家身体往前一倾,“在锂电这个领域,虽然东夏目前已有领先趋势,但核心原材料锂资源仍然靠进口,且主要集中在少数几个国家手中,一旦发生供应波动,或者国家间的关系发生变动,锂电的产业链条整体都会受到冲击。”

“而我国现有提取锂离子的办法并不足以应对锂资源的消耗,更高效和低成本的提取方式尚在研究中。”①

专家缓缓叹气。

这正是他们不断寻求替代材料的原因。

如钠离子,目前被视作很有希望的替代方向之一,但整体的发展较缓。

任世安非常认真地倾听专家的言论,没有急着表态,还想听一听其他人的意见。

能源局局长思忖片刻。

专家的话正中要害,看到这份资料他才明白为何领导会让相关的专家一起参加会议。

这份资料里写的东西太重要了,也太专业,需要从专家的角度判断这份资料的真实性和技术含量。

现如今,专家已经做出判断,剩下的是他们如何去配合。

他的目光落在这份文件上,如果这文件不是领导拿来的,他铁定以为是谁在和他开玩笑。

因为这上面除了扉页有点离谱的名字之外,其他的内容非常专业。虽然是概览,但已经能从这上面看出很多。

不过,这个内容倒真的像是名字所说的那般,步骤非常详尽,好像真的想教会他们。

《从零开始》

《手搓》

他捏了捏眉心,开口:“我们要重点关注文件中关于锂离子电池以及提锂技术,我看了一遍,这个技术路径原则上是没有问题的,可以在实践中尝试。当然,我姑且把后续的步骤当做天才的设想,倘若按照这个设想,说不定能改变我国锂资源依赖进口的现状。”

他停顿了一下,语气郑重:“因此,我建议,我们可以成立专项组,评估可行性后,再私下选拔,把这份资料研究透彻后,再开始实践。”

“当然,如果要成立专项组,必须要拿到完整的资料和权限。”

局长的话没有问题,任世安点点头,示意他可以继续说。

能源局局长也就继续:“这个专项组的保密级别不言而喻,其中涉及到专业部分必须严格筛查参加项目人员的资质,确保信息不会泄露。”

任世安脸色平静,“这一点国家会全力配合。”

能源局局长也就不再说话,但显然,他的提议在其他人心中掀起了不小的波澜。

大家根据这个提议提出了更多可行性的建议,最后完善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