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凭什么后来者居上(第2/5页)

“想办法?”元泰帝被宁王的狡辩无语住了,“你这是想办法?你这是作弊。”

宁王眼神从棋盘上挪开,曲起一条腿,“我说老爹,大汉棋圣在棋盘外获胜,也没人说什么啊,赢了不就成了吗?”

“大汉棋圣?”元泰帝被宁王的脑回路弄得一怔,却还是跟上了,“景帝?怎么,你要当大梁棋圣?”

这话问得,就像是你是不是要当皇帝一样。】

一众兄弟看着太子姜衡,又看着天幕,现场吃瓜,刺激!这可不好回答!

【宁王好以整暇,当着元泰帝的面抠白棋,“您是我爹,又不是吴王世子,自家人能一样吗?”

“我是你爹,所以才给你擦屁股,可你看满朝官员,敬你的多少,畏你的多少,我走了,谁还能护住你?”

宁王正大光明挖白棋的手收了回来,脸上却没太多担心,直言,“那我为主呗。”】

嘶——

一众兄弟姐妹傻了似的看向太子,不是,知道你直言不讳,但没想到你这么直言不讳啊?前面还知道糊弄一下,父皇都假装糊弄过去了,你非要挑明啊?

姜衡也有些惊愣未来自己的胆大,但是面对诸多视线,面子不能丢,没错,孤就是这样有什么说什么!凭什么后来者居上,因为他又争又抢!想要什么,一定要说出来!

【父子二人四目相对,宁王似乎半点没有察觉元泰帝的凝视代表了什么,“你为主,就你现在和朝臣的关系?”

宁王歪了歪头,蹙了蹙眉,“爹,人不能既要又要,我唱了白脸,您安抚了朝臣,这不是我们父子的默契吗?您现在拿这个来评判儿子,未免太偏心了吧?”

“偏心?我偏心的是谁?朕若不偏心,由得了你想一出是一出?”

“那我定朝堂,拢民心,扩大皇家的影响力,逐步蚕食文人的舆论场地,却又适当抛出鱼饵塑造典型的清官形象,让他们不至于绝路反击,好处您没收?”

不等元泰帝说什么,继续道:“再者,一朝天子一朝臣,继任之君上位,朝堂本来就要换一批人,朝堂缺什么,都缺不了官员。

在朝堂,儿臣行雷霆手段,那是父皇需要,在民间,儿臣行的是润物无声,刚柔相济,儿臣并非不懂,父皇何必假装看不见?说到底,您不是不放心儿臣,是舍不得手中权力。”】

“不是,九叔他怎么敢的?”

安王府,仗着不在元泰帝面前,安王世子头一次这样失态,他想不出,九叔哪儿来的底气和陛下对峙,京卫指挥使是他大舅子没错,可元泰帝不是李渊,成国公一家是绝对不可能跟着姜衡一个王爷造反的,不要小瞧一个开国之君,马上皇帝的含金量。

不止安王世子,大部分人都是这个想法,他怎么敢的啊!

安王却是轻嘲出声,“因为小九,说得没错啊。”唯有小九能跟上父皇的节奏,甚至反过来让父皇去适应他,也唯有小九能从文人手中悄无声息的夺取话语权,唯有小九敢实话实说,让父皇爱恨交织,父皇,说一千道一万,就是舍不得权力。

且小九,行的从来都是阳谋,阳谋,最是无解。

【“朕已立太孙,你……太小了。”元泰帝自己都觉得自己这话说得有些牵强。

果不其然,宁王哼了一声,“借口。”

“您看着吧,襄侄子和四哥都到这个地步了,迟早动真格见血。”不管这次最后伤的是谁,晋王已经打出了真伤牌,后续,就不是轻易能控制住的了。

元泰帝眉毛一跳,“不可能,他们没这个胆子!”

“您也说是没这个胆子,”而不是没这个心,“您信不信,您身体但凡虚弱点,什么都试出来了。”

元泰帝久久未语,宁王叹息,“爹,叔侄的感情与父子,兄弟不一样,当初您要立太孙我就说了您在玩儿火,您不听就罢了,还追着我打。”

“叔叔本是长辈,侄儿天生低一头,偏偏侄儿是储君,以后会是新君,四哥还有兵权,六哥更是他嫡亲叔叔,七哥八哥低调倒还好,儿臣既占了民望,又在朝堂竖敌,十弟天然和我一派,十二外家也是国公掌兵。”

宁王在榻上退后些许,正经跪坐:“父皇,若太孙继位,必然会对我等叔叔动手,儿臣自认,不是束手就擒的性子。”

弯腰俯首请奏:“儿臣奏请父皇,佯病半年,令太孙监国。”】

安王府的二公子姜襄不由得后背一凉,宫宴场上,兄弟们齐齐望向勇士姜衡,由衷发出敬佩的眼神,当真是不出手则已,一出手就是杀招。

晋王更是感激的看向姜衡,对嘛!还是兄弟更能理解兄弟!若是太孙上位,他和宁王,不用想,下场绝对好不了,父皇不是爱装傻吗?还得是九弟,把一切摊开来说,父皇想无视都无视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