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传:战城南(一)(第4/7页)
沈光礼笑一笑:“令爱既然文弱,择婿自然该选个书香子弟才对。段司明有个堂兄,叫段司聪,是云南有名的才子,前两年一直在外游学,不过很快也要入国子监读书了。到时你不妨去看看,若是有意,我还是很愿意再做一次男家的大媒的。你们两个,都是我的得力助手,自然要一碗水端平了,免得旁人看笑话是不是?”
沈光礼似笑非笑地将话说得这般明白,孟剑卿与高千户不能不表示一番,推杯换盏,看似推心置腹、前嫌尽弃。但是两人心中都不免想到,沈大人将他们两家的姑娘嫁到同一个地方去,将来只怕还免不了种种摩擦;或许这也正是沈大人所乐见的吧。
不过沈光礼选择的这两桩婚事,在世人的眼光来看,只怕还是他们高攀了男家,若非是沈光礼亲自保媒……
高千户晚上还要到太子府巡视,不敢多饮,提前告退。待他走后,沈光礼看看孟剑卿:“有什么话就说吧。”
孟剑卿一笑:“剑卿原本以为,大人会为高千户选择楚碧天。”
既然要搞平衡,怎么能只让他一个人与海上仙山有密切关系。
沈光礼淡然答道:“高平那个女儿,虽然薄薄有些文名,与段司聪还算相当,但要匹配楚碧天这种文武兼修、前途无量的名门子弟,毕竟还是差了一点。”他转过目光看着孟剑卿:“要笼络这种一等一的人材,就必须得给他最好的人、最好的东西。”
言外之意,孟剑卿是他手头最出色的人了,所以才会用来笼络云家;或者说孟剑卿也算是一等一的人材了,才值得沈光礼替他去向云家提亲。
沈光礼很少这样当面赞扬属下,孟剑卿难免有些不知所措,只好默然不语。
沈光礼却又说道:“你和高平这一回玩的花样,不要以为没有人看得出来。”
孟剑卿心中懔然,本想出言辩解,但随即改变了主意,低声说道:“剑卿知错。”
他深知沈光礼向来讨厌属下的欺瞒。
沈光礼注视他良久,轻轻叹了一声:“看来这两年你还是太顺利了,所以才有些得意忘形了吧?”
孟剑卿心知沈光礼当面与他谈这些话,便是意味着不会再另行处理此事,绷紧的心弦不觉轻轻松了一下,抬起头道:“大人明察秋毫,剑卿的确还需要磨练。”
沈光礼转动着手中酒杯,又叹了一声:“看来沈某这两年似乎也有些老了,心软了。要是早两年,你和高平,此时都该送到慎刑司去了。”
孟剑卿不敢再说,以免失言。
送走沈光礼,他才想起,自己还有一个疑问忘记问了。
段司明算是土番子弟,朝廷对这些土司番王向来优容,若是段司明真要不给沈光礼面子,沈光礼只怕也不便贸贸然以势相压,为何他的语气还如此肯定?
不过他的疑问很快便有了解答。
半个月后与段司聪同时进入国子监的,还有一批西北番王子弟,其中便有江无极——他的舅舅是骆河羌王。朝廷为表示恩宠,加封了一批官员的女儿为县主,赐婚于其中几名尚未订婚娶妻的土司番王子弟,其中便有江无极、段司明与段司聪。赐婚给江无极的,自然是沈慕尘。
据说洪武帝审阅名单时笑眯眯地说沈和尚这一回总算有点儿人味了,知道公私两便地替女儿打算打算。自然这番话没人敢乱传。
至此,孟剑卿心中那块不大不小的石头,才算真正落地,料想高千户也是如此。
同时也不免对沈光礼此次的行为暗生疑惑。沈光礼究竟想干什么?为什么会做出这样一反常态的安排?
赐婚诏书将段司明打了个措手不及,楚碧天倒是挺高兴,觉得与段司明的交情又深了一层。段司明觉得郁闷又纳闷,郁闷是因为自己毫无选择的余地,挑挑拣拣耽搁到现在,居然来了个赐婚;纳闷则是因为,他的消息比较灵通,知道孟剑卿这个容貌出众的妹子早先似乎已在太子府的人选名单上,现在怎么落到自己头上了,不会是被人挤下来的吧?以孟剑卿的手段,怎么就眼睁睁地看着妹子被挤下来?无论如何,太子府总是一条青云捷径吧?
但是不久之后,太子病重的消息传了开来。
四月,太子朱标病逝。
段司明听到这个消息的第一反应是:太子一死,大明的局势只怕要大变了。
楚碧天的第一反应却是:幸好孟剑卿将妹子许给了段司明,要不然这下子可要守寡了;不知道这算不算是因祸得福。
接下来的消息则震得他们目瞪口呆。
洪武帝居然诏令太子府中无子妾侍,一律殉葬。
殉葬……这样野蛮残酷的风俗,在中原不是早已经废除了吗?孔夫子那时,不就说过,即使是以人俑殉葬,也是不可饶恕的罪行吗?